全市34个政协小组已结对共建70个村(社区),谋划实施共建项目166个,涉及金额合计约3.9亿元……这些数据,彰显了东莞市政协结对共建机制的成效。“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东莞市政协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深入推进镇街(园区)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持续擦亮“委员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品牌,推动产业兴、乡村美、民生暖的和美画卷在莞邑大地铺展。广大政协委员立足一线、扎根基层,以实际行动助推项目落地、资源下沉、难题破解,为助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汇聚起强大合力。
统筹推进 结对共建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前期,东莞市政协印发了《镇街(园区)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各政协小组每年至少结对共建一个村(社区),力争三年累计结对共建100个村(社区)”总体目标。
目标既定,行胜于言。为精准掌握一线情况、推动工作落地,市政协领导分赴各片区镇街,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督导。在沙田镇,市政协领导开展定点联系“百千万工程”、走访联系镇街政协小组及政协委员以及调研镇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协与基层的紧密联系,推动“百千万工程”在该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谢岗镇,市政协领导实地走访南面村、东莞市大兴化工有限公司,重点考察典型村“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提升、文旅融合项目、慈善帮扶成效,以及结对共建企业技术升级、稳岗就业、市场拓展等方面情况……
方向既明,干劲倍增。各镇街(园区)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开展以来,各镇街政协小组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围绕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等领域,谋划实施了一系列共建项目,投入了大量资源,成效初显,形成多个示范项目。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道滘镇永庆村的水乡游船项目备受青睐,游客们泛舟河上,领略“依水成街、河岸人家”的独特韵味。“在助力永庆村方面,我们积极推动政协委员当好‘智囊团’‘思想库’‘牵线人’,帮助永庆村导入资源、做强文旅,精心策划推出水乡游船项目,深受市民游客追捧,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热气腾腾的发展局面。”道滘镇主要领导说,镇政协小组结合地方实际,分别与昌平村、永庆村、大岭丫村开展结对共建,鼓励政协委员发动各界力量投身结对帮扶、资金支持、智力援助等工作,并以点带面,助力“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
永庆村的水乡游船项目并不是个例。据悉,各镇街(园区)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的166个项目涵盖了产业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各镇街探索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共建模式,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
现场推进 交流互促
在大岭山镇,“鸡翅岭村莞香记忆馆”已正式建成开放,成为该村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市政协委员,大岭山镇党委委员、政协小组组长陈剑峰说,鸡翅岭村是大岭山镇“女儿香(莞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岭山镇政协小组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鸡翅岭村协商座谈,决定以“莞香记忆馆建设”为切入点,助力该村传承文化、发展产业。政协小组充分整合委员界别资源,依托大岭山工商联平台,发动企业家委员、文化界委员联合捐赠,用于记忆馆的设计、施工及展品征集。
10月20日,东莞市政协组织全市镇街(园区)政协小组组长走进道滘镇,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和陈剑峰一样,市政协委员,石碣镇党委委员、政协小组组长苏惠英现场也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她说,“石碣镇兴贤街人行道的夜间照明不足,不仅影响居民出行体验,而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此,政协小组与桔洲村村委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切实推动兴贤街道人行道照明系统升级项目落地,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去年以来,市政协已相继在寮步、黄江、道滘三镇组织召开三次现场推进会,近20个镇街的政协小组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如,在寮步召开现场推进会以来,各镇街(园区)政协小组按照市政协的具体部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结对共建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突显的成效,有力助推了“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
“10月20日,我们齐聚道滘,再次召开现场推进会,既是一次对标先进的学习交流,更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东莞市政协主席郑建民说,各镇街(园区)在开展结对共建中探索建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共建项目落地落实和长效管理,值得充分肯定。比如,茶山政协小组建立精准对接机制,通过与结对的京山村深入沟通、深入调研,确定了非常符合京山村实际的“美丽田园”共建项目;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协小组长牵头,每月召集政协委员、统战办人员、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项目建设工作,及时解决瓶颈问题,有力推动项目有序顺利推进。类似的成功经验,我们要多总结、多推广、多交流、多借鉴,立足各镇街(园区)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重点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资源对接机制、协同推进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等。
聚力推进 久久为功
政协委员是助推“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在道滘镇,市政协委员蔡金明在位于昌平村的华科城·创新岛成立全市首家专业从事石墨烯产业研究的科研机构——东莞道睿石墨烯研究院,带动园区引进优质企业108家;在横沥镇,市政协委员朱国平、黄锦湖分别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为产业转型注入动力;在长安镇,市政协委员许学亮所在企业开展光彩行动,通过主办镇级专业篮球赛、资助社区龙舟比赛等,助力提升社区文化竞争力。在麻涌镇,四位企业界市政协委员为麻二社区捐赠20万元,用于赞助社区举办老人文化艺术节,并精心策划举办老人节粤剧演出……
结对共建聚合力,委员出力显担当。全市政协委员积极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
产业振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为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市政协委员袁文志带头冲锋在土地收储整备“第一线”,帮助昌平村统筹整备了沉睡多年的昌平标准化产业片区地块,其中预留有工业用地供村集体开发使用,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是市政协“委员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协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的关键举措。在大岭山镇,市政协组织机关两个党支部会同镇政协小组精准对接鸡翅岭村、百花洞村,通过结对共建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活力。在鸡翅岭村,政协小组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协助推进自然教育基地、“时光里”悠闲市集等项目建设,助推“莞香老村”焕发新气象;在百花洞村,政协小组联合开展植树活动,种下百余株新绿,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增添一抹政协亮色。
根据市委安排,去年以来,东莞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共76次前往相关镇街,开展定点联系“百千万工程”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镇街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东莞市政协主席郑建民表示,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要倒排工期、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三年结对百村”目标,全力以赴推动结对共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把结对共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进一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为汇聚政协系统合力,除推动镇街(园区)政协小组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外,市政协还发出了“同心同向 共助百千万”的倡议书,印发了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方案,启动了“委员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引导全市政协委员、各镇街(园区)政协小组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