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优秀提案

2020-10-17 02:22:1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1、第20180859号
  案    题:关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提案
  提 案 者:民建广东省委会、农工党广东省委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卢晓翩、杨森平、林思诚、孙平委员
  主办单位:省委农办
  会办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局、广东保监局
  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无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在外来资本和政策优势的带动下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建设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十六大以来,广东在新农村建设上硕果累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每年以3%左右稳步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全省粮食总产量维持在1360万吨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每年7%-8%的增速,2017年达15779.74元。但在取得这些重大进步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空心化”问题较严重,即人口流失与土地荒芜。一方面这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结果,但实质原因则是乡村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不足,从而推动了人口的导出。在乡村发展能力不足上,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劳动人口和知识分子涌向城镇务工、创业、求学和生活;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保障不充分与流转不顺畅制约了适度规模经营,造成农业生产碎片化。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比重仅为2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1%)6个百分点。在乡村治理能力不足上,基层党建工作、乡村治理体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人居环境脏乱差还未根本扭转,公路覆盖率低、医院卫生条件差、水电供应不足等仍待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垃圾下乡”造成的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亟待整治。
  二、缺乏有效可操作的乡村规划规范标准和整体规划建设规范。一是许多村镇忽略道路、通讯设施、公共供排水设施、环保设施、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农贸市场、卫生服务等的布局和建设,道路和供排水建设随意性很大,“见缝插针”的现象随处可见,村镇规划建设杂乱无章;二是农村规划与建设分离,缺乏法规约束或有法不依,责权利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建新不拆旧,泥砖房改造建起新房,却占着旧泥砖房不拆,变相多占宅基地成为农村土地管理的一大漏洞和乱象。公共土地使用与宅基地建房审批无序,使依法管理土地受到严重挑战;三是农村建设缺乏地域特色和农村的特点。一些乡镇、村不重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没规划设计附属房或农家小院子,使得生产用的农机具、板车及柴火等无处摆放,猪栏、鸡舍乱拉乱建,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卫生,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四是各职能部门责权不明确,存在交叉冲突之处。如农村垃圾治理属于环保部门,而美丽乡村建设属于住建厅管辖,两部门在规划层面上有交叉。由于规划编制主体、编制标准、审批管理和监督方式有所区别,加之不同层级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规划管理“碎片化”,执行不力。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突出。第一个不平衡是“资本剥削”,包括实物资本剥削和人力资本剥削。以前是统购统销、工农产品剪刀差等形式的资本剥削,现在更多是农村青壮年人口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流向城镇形成的人力资本剥削;第二个不平衡是“以城为槛,以乡为壑”,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中创造财富却不能享受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与保障,这些人口退休以后又加剧了农村的养老问题;第三个不平衡是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不平衡,如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农村发展的不平衡。2017年珠三角8个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而粤东西北还有11个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农业竞争力不强。一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极速衰退,“量”字功夫基础薄弱;二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体系发育迟缓,“效”字功夫内力不足;三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平台空间狭窄,“强”字功夫困局待解;四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品牌培育动力不足,“特”字功夫没有到位。
  为此建议:
  一、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是省委成立农村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切合我省农村实际的深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村级合作社组织,合作社是全体村民共同持股的经济实体,按照实体经济的公司方式运营,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一,合作社是村委会的经济实体,合作社理事长必须是中共党员同时兼任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合作社执行理事同时兼任村委会主任;二是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职责内涵,创新党组织服务社群机制;三是坚持将农村改革作为农村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化?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等。
  二、加快制订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在《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指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加快制定符合广东地域特点和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以科学规范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指引全省各地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将规划等方案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加大资金支持实现全省村庄规划全覆盖;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新农村土地治理。通过规划建设推动精准脱贫攻坚。
  三、建设“四好”农村公路服务站点,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电商下乡。一是以村为单位统筹村集体资产建设“四好”农村公路乡村服务站点,统一运营,村民参与,结合客运、农资产品交易集散点,在村庄规划中布局好乡村服务站点,同时利用自身产业发展条件,统筹好站点周边的村集体土地、既有房屋建筑用于经营业务,形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性平台和新的经济收入增长点;二是引导站点形成综合发展业态,以物流、电商为核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自身的交通运输条件,综合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的优势,建设成为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降低物流成本,吸引淘宝、京东等电商下乡,以新零售、大植保、农村金融等新业态引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规划引领,重点设计,成为展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窗口。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中,配套出台服务站点的规划设计指引,制定站点各种功能设施的配置标准、建设标准、特色风貌营造的指引,比如农产品储存、简易加工与包装、货运站场与农产品展销、电商、快递点的结合,停车场、加油加气站或充电桩、游客服务中心、驿站、餐饮、旅馆或民宿、露营地、旅游公厕的结合等。
  四、推动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突出体现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融资和投资渠道,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出台相关的优惠税收政策,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项目。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推动措施。加强国家级、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资金监管和考核评价,出台具体政策办法。二是加快引进和培养“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相关人才。由于我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起点低,可复制和推广的成功案例少,相关的规划、设计、运营、策划,金融专家比较少。故急需培养乡村建筑设计、乡村规划、投资运营方面的人才。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三是以点带面,进行试点,逐渐推广成功案例。加强对全省范围内村庄现状建设条件和资源禀赋的摸查,选择自然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代农业发达有条件的镇、村进行试点建设“田园综合体”(可优先选择粤东西北地区镇、村进行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建筑示范,同时支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努力探索具有广东岭南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包括探索建设运营的新模式,例如打造“共享农场”+“田园综合体”,把共享经济的这种理念,带到具体的“田园综合体”的经营中去,打造大联盟,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广东特色的优秀“田园综合体”样板。形成一批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田园综合体试点规划建设带动乡村产业、环境、风貌等全面升级。
  五、建设乡村旅游线路,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结合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各市推进规划乡村旅游路线,使之更好地衔接城市和乡村,最大限度地串联起各市最美丽的山水林田湖草,串出风光风景带、农业产业带、旅游休闲度假带,为建设富美乡村、特色小镇奠定良好基础。以南粤古驿道、“四好”农村公路为依托建设乡村旅游线路,合力布局产业、发展旅游,实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跳出农业抓农业,建设更多富美乡村、更多特色小镇、更多田园综合体,最大限度做到低成本、高产出,最大限度增加农民和参股者收益,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六、推动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脏、乱、差、少、偏、狭”是农村厕所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贫困村规划、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扶贫工作继续推动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既要关注厕所配置的均等化、提高乡村公共厕所的覆盖率,更要注重厕所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A级厕所覆盖主要村落景区和旅游重点村。同时,结合村民的生活和活动习惯,综合布置服务中心、商店等设施,形成乡村的活动和购物中心。特别是在古驿道、旅游?的村庄,厕所建设注重与全域旅游以及旅游服务区(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等)的建设相结合。
  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培育广东农业竞争力。一是兼顾粮食安全要求和经济效益取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守住耕地红线,以绿色、优质、高效为导向,大力发展水果、蔬菜、水产、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着力提升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水平;二是兼顾个体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进一步构建农业经营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中小农户之间建立以资源、资产、资本为纽带,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下大力气补齐农产品加工产业这个突出短板,加快培育社区生鲜配送等进一步密切城乡工农关系的新型经营模式;三是兼顾农业资源与工业理念,进一步加强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建设。编制广东农业品牌化建设规划,打造“岭南鲜品”全品系区域公用品牌,继续拓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示范基地建设范围,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农业行业标准研究、制定、推广、评估等方面职能,依托驻粤高校、科研机构举办广东农业品牌与标准化研究基地;四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加快农业对外合作。加快建设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将其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建设布局,争取政策,进一步扩大种业开放范围和深度,巩固农产品进出口大省的地位,加快建设农业出口示范基地,鼓励本地农业企业到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拉长、做强广东农产品国际供应链;五是兼顾管理与发展两种目的,进一步夯实支持农业政策体系基础。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农业保险体系,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增强农业发展用地、用电保障能力,切实减轻农业经营主体在电力增量扩容等方面的过重负担。
 
  2、提案第20180860号
  案    题: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系列提案(重点提案)
  提 案 者:民盟广东省委会、民进广东省委会、民建广东省委会、农工党广东省委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民革广东省委会,杨森平、罗必良、陈汝鑫、谭刚等委员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会办单位: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地税局,省港澳
  办,省金融办,海关广东分署,广东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广州市政府,深圳市政府,佛山市政府
  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一无二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特点,如何推进粤港澳三地开展更深层次交流合作、实施更高层面协调发展、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是事关大湾区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存在行政分割和地理空间隔绝,导致区块分割,不利于区域整合与集聚展;没有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区域之间产业发展规划高度重叠,面临内部同质化竞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未能实现自由高效流动,仍然存在巨大制度障碍;规划多、落地少,合作机制流于形式化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构建多层次协商发展机制 
  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合作经验和做法,从协作地域、合作领域、行为主体等不同层面,构建起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为深化粤港澳合作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渠道和机制保障。 
  (一)建议省政府提请尽快设立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强化中央政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跨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建立中央政府主导、粤港澳三地政府参与,同时又独立于当前各级政府架构的粤港澳大湾区协调机构,即"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统筹指导大湾区建设重点合作事项。通过破除各种信息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区域内经济、教育、人才、科技等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推动民间社团和企业组织代表共同参与到大湾区建设中,通过讨论、协商和规划,确保区域内各城市的决策都能对大湾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可由11城市的行政领导组成,实行主席轮值制度,以市场运行法则为导向,以整体对外拓展全球市场为目的,发掘区域协调发展的潜能和优势,统筹推进一体化共商、共建、共享。 
  (二)探索建立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与香港、澳门间的直接对话合作机制。建立制度化、常态化议事机制和决策机制,就协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解决方案,明确落实部门。以四市合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好重点城市的辐射引领和资源整合功能,带动大湾区各城市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提升大湾区整体实力。 
  (三)创新大湾区城市群间的交流合作机制。着力推动大湾区范围内9+2城市群之间作为独立主体开展交流合作,搭建形成湾区范围内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实现最优组合和最有效配置、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合作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珠三角城市群业已推进多年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一体化机制为基础,深化相关合作机制,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的"底色"。二是同步推广珠三角各城市小群合作机制覆盖整个珠三角,鼓励原来各一体化小群的城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地与其他一体化小群的城市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从而在9个城市内部建立多种合作机制。三是搭建珠三角城市与港澳之间的多种对话交流机制,突破现有体制机制下资质互认、协议落实、金融合作、科技创新等壁垒,继续推动互联互通,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切实为大湾区建设搭建必要的合作机制与平台,使整个湾区共享全要素无障碍流通带来的高效与便利。 
  (四)加紧制定专项合作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在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后,加紧制定更为详细的中短期实施规划,对于科技创新合作、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流动便利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紧要问题,及早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实现全局规划和专项规划有效对接,切实推动湾区协同发展。借鉴纽约-新泽西港区合作模式,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协作委员会,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香港科技创新高地的优势和引领作用,优化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布局,拓展广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建立大湾区科技创新协作机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专门委员会或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一体化工作小组,大力推进大湾区环境治理协调工作。 
  (五)建立与大湾区共同体相匹配的协作机制。一是深化粤港澳运行规则对接。探索制定三个独立关税区及货币区之间通关、货物查验监管、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具体实施办法,利用科技手段和智能平台,优化通关政策和安排,提升人流货流通关效率。二是深化粤港澳创新资源对接。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拓展到港澳两地,设立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协调机构,支持港澳和湾区其他城市共建科技园,创办产业研究院、孵化器,引导支持港澳资金在湾区内兴办创投、风投机构。建立粤港澳三地政府科技部门、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信息、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大数据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资质互认、电子商务、公司和个人信用等全社会共建共享大数据平台。三是推进专业服务行业与领域深度对接,组织行业公会、协会、商会共同制定区域行业规则,细化相应法律法的实施细则,制定行业服务标准,承担资格认定事项,为大湾区搭建必要的法律服务平台。 
  (六)在国家层面构建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一是深化粤港澳协调机制对接,尤其是针对粤港澳"两制"差异较为突出,跨境执法依据、职业资格认证、金融保险规则、检验检疫标准等各异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细化中央政府与粤港澳三地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和制度安排。二是支持粤港澳工商企业界、专业服务界、学术界等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大湾区发展研究机构。三是协调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事务,同时协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三方的相关利益平衡等问题。 
  (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促进基金。建议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发起设立,并接受民间投资或捐赠。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区域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与推进、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及其它专项合作项目,并对合作各方的损益进行平衡,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大湾区建设。 
  (八)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着力扩大公众参与。参考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做法,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大湾区内符合一定资质要求的骨干企业、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主要职能是就湾区发展向中央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建言献策。此外,建立粤港澳三地商会、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吸纳行业、社会意见,着力扩大公众参与。 
  二、科学打造大湾区功能布局 
  (一)布局"两核两轴一带多中心"。根据每个城市区位特点和发展阶段,合理布局"两核两轴一带多中心"。"两核":香港中环和深圳前海为湾区核心,重点打造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两轴":珠江西岸以澳门、珠海、中山、广州为轴,珠江东岸以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为轴,通过港澳珠大桥、深中通道连接东西两岸。"一带":围绕珠江口周边20-30公里内的区域为大湾区核心带,覆盖香港核心城区、深圳罗湖-福田-南山-宝安等核心城区、东莞虎门-长安-厚街、广州南沙-天河、中山翠亨、珠海城市中心-横琴、澳门。"多中心":福田-罗湖中心、南沙中心、横琴中心、天河中心。 
  (二)共建金融合作圈。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势,广州央企国际化基金财务管理中心、全国私募股权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优势,深圳证券业和对口香港的人民币国际化后台优势,打造全球性金融高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建设创新共同体。以创新驱动作为立足点和推进器, 共同制定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政策,通过各个城市协调合作发展,形成从研发、募资、制造、产业化到贸易运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出一个层次更立体、覆盖链条更全面的科技湾区形态。利用香港、广州、深圳三大中心区和其他城市各自的科研基础、科教创新、科技应用孵化、科技企业创设等现成优势,实现创新引领,转化创新成果,促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业态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大湾区成为回廊式、虹吸式的中国新型"硅谷"。加强与世界高等学府和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打造科技型创新平台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可发挥香港超级联络人角色,为科技产业创新牵线搭桥。扶持大湾区本地特色企业和科研机构,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动大湾区原始创新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吸引精英才子,加强高校建设。一是改善创新环境,加强科技服务,吸引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教育、医疗、文化等高层次人才,建设全球创新人才栖息地。二是加强高端人才管理,建立智库合作关系。可在海外建立多个国际人才联络站、科学家和工程师专业协会及海外人员资料库,定点吸收全球顶级人才。可在海外建立研究机构,与外国联合建立研究所,或吸引外国企业来粤建立研究机构,大力支持海外科研团队来湾区发展的短中长期交流合作计划落地。三是完善职前培训体系,培养优秀企业员工。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院校、企业来粤设立分校、区域总部,带来大量技术人才。建立创新性技术培训机构,形成固定的人才传入、培训、优化、输出模式。四是增加高校投资力度,打造国际知名院校,重点加强国际级高校在大湾区内的建设。 
  三、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一)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照CEPA协议,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一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改革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合作事项。建立定期联系会议机制,商讨解决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加强产业规划方面的沟通与协作,避免产业同质化的竞争,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进一步细化梳理落实CEPA协议及各项补充协议,例如对港澳居民进入内地开展专业服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简化管控程序,优化审批流程,促进要素便捷流动。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推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企业相互投资。鼓励港澳人员赴粤投资及创业就业,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更多发展机遇。
  (二)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契机,形成全面制度创新格局。一是深化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机制与模式创新。通过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内区域分线、企业分类和产品?级管理,进一步放开对于港澳地区贸易开放程度。在货物风险分类监管、国际互认、电子商务等方面,率先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粤港澳区域实际的制度规则与操作模式。二是在税收、检验检疫和海关制度上进一步突破,可在粤港澳范围内试验自由贸易港的相关政策措施。对港澳地区进口贸易实行"先行先试",税制(税收优惠)和通关监管模式比照香港。粤港澳范围内,广州、深圳、拱北海关(检验检疫)等争取与香港和澳门海关达成协议,两地自由贸易港区货品通关检验采用货主通关记录来确认信用和风险等级,实施"零拦阻"通关和抽检甚至免检政策。三是通过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广州、深圳与港澳联动发展离岸贸易、离岸金融和离岸研发等新模式,力争在与贸易有关的多种服务,包括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法律及商业服务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三)整合区内资源,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丝路地区生产链的服务枢纽和内陆地区科技研发和制造业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走出去"平台。同时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优化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四、形成海陆空立体化无障碍互联交通网
  陆路进一步网络化贯通珠江东西两岸路桥"脊梁",打通城乡、岛屿交通的"四肢经络";海路全方位利用香港、广州、深圳拥有的世界级海运港口和其他城市的海河联运港口;空路航空港协同发掘内外航线,有效利用所长,形成良性竞争,形成辐射国内国际无缝链接的综合交通大枢纽区。 
  (一)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依托人工智能、智慧口岸系统,创新国际港口合作方式,形成"小中心+大网络"的世界级港口在线服务体系。引进香港和内地经验成熟的港区开发和运营机构,打造粤港澳一体化的港航体系,形成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建设基金,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内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城际交通网络。发挥香港、广州一南一北两个国际航运中心优势,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衔接。 
  (三)恢复并完善伶仃洋大桥轻轨建设项目。伶仃洋大桥是指由珠海唐家湾经淇澳岛和内伶仃岛,至香港烂角咀登陆,分支后一路连九龙和维多利亚港,一路连深圳接东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则分头与澳门和西部沿海高速公里连接的大桥。该项目经十年论证后于1997年12月30日正式立项,1999年完成了珠海唐家湾到淇澳岛的起步工程。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都是单一公路桥梁,利用率基本局限在精英阶层,基层民众很难利用这两个通道谋生和发展,如在现有伶仃洋大桥方案中增加轻轨部分,就能有效解决人才和劳动力大批量流动的难题。
  (四)推动汕头港加快发展,充分拓展外延大湾区优越的区位优势。汕头港建港条件优越,拥有广澳湾、海门湾、烟墩湾等一批自然水深大、泥沙回淤轻微、靠近国际航线、掩护条件好的优良岸线,具备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深水码头的条件。现有老港区、珠池港区、马山港区、广澳港区、海门港区、南澳港区、榕江港区等七个港区,其中广澳港区正加快推进2万吨级石化码头建设。建议大湾区将汕头港纳入其海港交通网络延伸发展的重要节点,推动汕头港发展,利用汕头华侨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五、补齐城市数量短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最大的短板是城市数量不够。按照世界级城市群的标准,20万人口是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规模效应的最佳规模,合理规模是5万;如果城镇内的产业与主城高度互补,规模再小也没问题。但作为1.08亿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广东只有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平均每百万人不足0.5个,城乡结构很不合理。很多镇已经具备了城市经济规模,因没有设立为市,无法做城市规划、享受更好的公共产品配置。调整区域和城乡空间结构,重点解决被动落后一方的问题,是解决所有结构性问题的突破口。《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赋予了广东先行先试的权利,如果广东按照5万人口以上的标准,在县域范围内切块设市,赋予其副县级市的管理权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设市成本,彻底解决城乡、区域、产业和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道难题。 六、建设与全球经济中心相匹配的全球文化艺术中心 
  目前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原因是政策不到位。建议借鉴高科技产业相关政策,建立三个产学研文化创新分中心,重奖原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集聚规模化艺术创作群体,推动文化艺术成果与其他产业融合。 
  (一)广州广府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是广府文化大本营。广府文化上溯先秦,是中原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融合的结晶,包括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美食和广东民俗等丰富内容,覆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全境,有充沛的产业资源和广阔市场。 
  (二)深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艺术中心。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活力四射,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气质的现代城市文化,适时提炼升华深圳的城市文化并转化为文化艺术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珠海、香港、澳门海洋文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艺术中心。珠海是海洋文化发源地之一,珠海高栏港宝镜摩崖石刻被确认为?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郑和七下西洋大航海和中国近代史与西方人交往,都与珠海有很大关系,也与香港、澳门有很多交集。盘活珠海、香港、澳门的海洋文化资源,厘清中西方文化融合过程,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七、发挥广州带头作用,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一)谋划建设广佛时代新城,布局大广州都市圈经济。以广州南站为中心,布局大广州都市圈经济,在南站地区、佛山陈村、平洲地区结合部规划建立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广佛时代新城(拟命名),着力整合广佛肇清韶等地高端高质高技术产业资源,重点对接与提升番禺、顺德、南海、清远等区的优势龙头产业链,提升村镇特色经济,做强、做大传统家电、家具、化工、陶瓷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制造业及高价值链产业。利用广州南站综合枢纽优势发展对内地辐射型经济,在大广州都市圈经济中心基础上,逐步建成面向泛珠三角、面向东盟的中央商务区,未来争创国家自主创新区、国家级新区等政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高地。 
  (二)赋予南沙政治中心地位。南沙地理区位优越,若作为政治中心,将有利于大湾区政务互联互通、大数据中心建设,有利于聚焦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推动湾区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因此建议将广州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机构分步搬迁到南沙区,如果可能建议省政府整体搬迁到南沙。 
  (三)发掘金融创新潜力,构建珠江国际金融走廊。依托全省及大广州都市圈实体产业的支撑,以金融科技与跨区域合作为抓手,构成珠江国际金融走廊,建设金融发展平台。以珠江两岸线性空间为主体,发挥"一江两岸三带"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作用,依托佛山千灯湖畔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越秀民间金融街、珠江新城、广州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以及互联网金融小镇等金融相关产业及空间平台,建设珠江国际金融走廊。 携手港澳发展离岸金融;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形成银行、基金、财富管理、风险投资、互联网金融等多样化金融业态集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金融链的融合发展格局。 紧盯我省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鼓励强化资本纽带开展传统产业链并购整合,培育"独角兽"企业,积极招引国内外优质科技企业,成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四)建设大湾区城市服务功能中心。强化广州教育、医疗健康、城市文明环境建设、交通设施、政务中心等独特优势,建设大湾区城市服务功能中心。深化与港澳在教育、医疗、保障、社区治理、法律及知识产权等领域政策对接,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服务水平和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