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雄镇岭海 五层楼笼罩古今

2021-07-15 17:17:4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文博今昔④

  这个春天,广州人分外想念镇海楼。

  从它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落成开始,六百多年来,春日凭楼远眺、赏红棉、瞰羊城盛景,一直是广州与春天的约定。眼下虽为了防控疫情而暂停开放,镇海楼依然是人们问及最多、最盼望重开的景点之一。

  更何况,它还有一个好消息要与大家分享:去年十月,镇海楼入选由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评选的“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名单,正式加入了有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大观楼……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共同组成的“中国名楼朋友圈”。

  三百余年前,岭南先贤屈大均就在《广东新语》中,为镇海楼写下过“其玮丽雄特,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的句子,于今得知,能不捻须微笑?


  卓然独立六百四十年

  这份国家级名楼认定的“晚到”,一点也无损于广州镇海楼卓然独立六百四十年的风姿。在地势本就北高南低的广州城,镇海楼伫于城北最高的越秀山上、嵌城墙之间,从市区远望,确有万山北接、屹立城垣的“岭南第一胜概”气象,这与多建于平地水滨的上述诸楼阁颇不相同。

  镇海楼楼高25.4米,加上所在的小蟠龙岗海拔近55米,与广州市区的平均海拔拉开六七十米的相对高度,奠定了明代以后广州古城的天际轮廓线。

  特别是在海贸繁盛的古典年代,商船漂洋过海自珠江水道进入广州,一眼可见越秀山上镇海楼“挑”起的大背景,低平的水边房屋与城区凸起的塔、寺、门楼等,错落有致,千年商港的繁华就这样映入眼帘。

  也难怪从那时起,镇海楼就被描绘在各种图画和印张上,作为广州城标传到五洲四洋。  

18世纪外销画上的镇海楼

  人们亲切地把镇海楼称作“五层楼”,这自明代就见诸文字记载了。外观上的逐层收缩对于古代楼阁很常见,但它却以四面墙体不同的收缩比例,形成了正看似楼、侧观如塔的特殊样式。这样的设计极其稳固,使得镇海楼能立于复杂倾斜的山地,楼层之多,为古代城楼中所仅见,而且数百年来几经修复,保形制不变,始终是高敞宏丽的“五层楼”古貌。  

侧看像塔

  今日的镇海楼前偏西一侧,由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主事者张岳撰文的《镇海楼记》石碑仍存,碑虽已被起出、向后平移数米置入碑廊,但红砂岩的基座保留原处,静静地一同护佑着彼楼——

  细看上去,赭红色楼墙第一、二层的红砂岩质地,就与上面三层的光滑批荡很不一样。考古研究告诉我们,这两层细砂岩楼墙与地表以下的粗红砂岩楼基一样,正是镇海楼的明代遗珍。

  第一、二层还保留了明代的红砂岩墙

  兵家必争之地

  位于山水高处的古楼阁,在建之初往往有军事瞭望的功用,但如镇海楼这般,历代军用显著、系于社稷的,却十分罕见。说它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毫不为过。至今保存在楼前那数排铁炮,无声地见证了不尽的烽火硝烟。

  镇海楼踞于广州城大北门、小北门之间的制高点,在地形上与越秀山诸冈形成犄角拱卫之势,既可以监视城防随时调兵,又能俯瞰城内动静,策应支援,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意义不言而喻。  

楼前陈列的旧炮

  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就在该楼训练信鸽,与峡山清远寺往返。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先将对抗民间“洪兵”起义的军事指挥部设在镇海楼上,以少胜多;又在随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败给了坚船利炮的英军,被掳走异域,镇海楼、越秀山亦陷敌手。

  辛亥革命后,军阀龙济光将此地列为禁区,设炮驻防。到了1923年,作为广东革命政府“大元帅”的孙中山亲自登楼指挥作战,挫败桂军沈鸿英占领广州的阴谋。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广州,又一度囤积火药于五层楼……

  楼脊上装饰着精美的石湾琉璃鳌鱼脊兽

  “争城者必争山”,争山则必争此楼。种种军事经略的兴替,为镇海楼赋予了国家统一、民族兴亡的沉雄意涵。“中法战争”时期,曾亲自前来督师抗法的兵部尚书彭玉麟,由此撰下斯楼最著名的一幅对联: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这铿锵豪迈的文字实在是脍炙人口,故今天的镇海楼第五层,室内外高悬着此联的两个版本,由胡肇椿、吴子复两先生分别以隶书、行草写就。

  咏叹之篇不绝

  形能揽胜、势可夺城的镇海楼,清代康熙年间即入选羊城八景,以“镇海层楼”之名,成为城中最重要的景观,也是文人登临题咏的不二选择。明清以降,身在羊城的著名文化人、政要,无论是宦游或闲旅,更不用说乡邦于此,大都有登镇海楼的作品。

  朱彝尊、阮元、张之洞、朱次琦,乃至近代的廖仲恺、胡汉民、黄节、叶恭绰等,都念念在兹。镇海楼也一直是文人雅集的佳处,他们选题分韵、诗酒唱和,于白云眺目、层楼怀古间含蕴岭南士风。

 

陈恭尹撰、书的《镇海楼赋》今日被宝藏于楼中

  明末清初“岭南三家”之一的陈恭尹,59岁时(1689年)登临刚重修过的五层楼,写下著名的《镇海楼赋》。令人惊喜的是,作者亲书的这篇长赋,还完好典藏于今日楼中的广州博物馆,因传承有序、与历代题跋合成一帙,被誉为“粤中剧迹”,成名楼佳话。而 “岭南三家”之另两位——屈大均、梁佩兰,亦曾多次出现在镇海楼的诗文唱达当中。

  二十四岁时(1881年)的康有为,足迹未逾广东之时,也来登楼,少年意气中写下“沧海有时经烬劫,布衣何处不王侯”,抒发报国雄心。

  晚清著名诗人丘逢甲,至少曾三次述写镇海楼:第一次在台湾失守次年(1896年),留下“绝岛风尘狮海暮,大江云树虎门秋”的诗句;第二次则写在二十世纪初年他往来广州与潮州、梅州等地办学之际,以登楼送别友人为题,骋才而作二十四首七律,合成了历代描写镇海楼最长的一组诗,亦是丘氏平生所作组诗之最。  

高剑父《镇海楼图》,纸本设色,绘于1926年,现藏于香港艺术馆

  民国著名学者、诗人黄节,在自己28岁和56岁时两次登镇海楼,深有情缘。因此,他1928年出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时,一再倡议设镇海楼为博物馆,成事后又慨然撰、书名篇《重修镇海楼记》,立碑留存至今。

  曾以《广州好》五十首闻名于世的新中国第二任广州市长朱光,在离穗赴任北京前,亦曾感慨万千,题下一句:“临去登楼独倚月,万家灯火我难眠”。

  展旧物启民智

  春日里暂停开放的镇海楼,并未休眠。广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依旧在紧张地开会、研讨、整饬……存在于镇海楼内部的这个“小宇宙”,或许是这座古楼与其他作为地方名胜的楼阁最大的不同:从1929年初春起,这件广州城的“大文物”,就被作为展陈无数“小宝物”的城市博物馆了,延续至今。  

1929年开辟博物院,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楼前修筑了一条从大北沿城墙再到小北的公路

  1928年5月开始,镇海楼经历近代以来第一次大修,不仅原有的砖、石、木结构,被较为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所部分替代,而且从功能上孕育出了一次现代化转型——被开辟为广州市立博物院。这也是中国最早一批现代公共博物馆之一。

  从1928年10月24日在市政会议上动议将镇海楼设为博物馆,到1929年2月11日广州市立博物院正式开幕,仅仅经过了不到四个月的筹备!这样的行政效率和文化动员实施能力,令人惊叹。

  可见得,以当时中国新闻学专门学校校长谢英伯,市美术学校教员丁衍庸等为首,涵盖了中山大学教授(如顾颉刚、辛树帜)、国民党元老(如胡毅生)、古物收藏家(如罗原觉)在内的筹备委员会,是如何夜以继日地工作!

  他们先后从历史博物(后增加革命纪念品)、美术及自然科学等方向开始征集,同时还建章立制,广取社会支持,显示出传播科学知识与保存文物、发扬国粹并行不悖的先进理念。  

1929年楼内广州市立博物院的展柜

  开幕之日,镇海楼盛况空前,满满五层,按照地球地质陈列、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古物及美术品、革命纪念物及各国文史资料为顺序,首次全面展陈藏品。当天的来宾超过一万人。

  另据《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开幕之后三星期,每日参观的游客“均在六七万人以上”。今天我们实在很难想象,五层楼内外那种终日摩肩接踵的盛况。

  1935年广州人登越秀山参观博物院的“盛况”

  岭南的博物馆事业起步于广州。广州市立博物院依托古老的镇海楼,以现代理念与方式运作经营,志在阐扬足以与黄河、长江文明并峙的“两江文明”。它在启迪民智之余,呈现出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导向和民主革命策源地的特色,在现代中国文博事业中独树一帜。

  【延伸】

  广州第一次大型展览会

  十个展馆遍布越秀山

  1933年2月15日至3月16日期间,广州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型展览会。展览会共分为革命纪念物、古物、民俗、市政、教育、武备、美术、农业、工商业、摄影十个展馆,分布在越秀山脚中山纪念堂至最高点镇海楼的多座建筑物中。  

展览会会刊封面

  广州市立博物院所在的镇海楼作为本次展览会的市政馆。镇海楼前广场搭起了竹排楼及展厅,四周拉起彩旗,五层楼上挂“广州市展览会”横幅,门前悬挂着大幅商业广告牌。

  化身“市政馆”

  广州市市立博物院参与了市政馆、古物馆和民俗馆的布展筹措工作。市政馆的展品主要有模型、实物和图表三大类,呈现出的是一幅施政者规划蓝图中的“现代广州”。诸如公用方面的沙河桥、自来水厂,教育方面的市立中山图书馆等,此外还有卫生局运粪车及人力粪车等实物,以及当时广州长途汽车行车线及汽车模型等。

  古物馆设置在中山纪念堂旁两层高的小楼里,展示的是传统金石书画器物,展品来源于民间私人收藏家、中山大学、市立博物院及黄花考古学院等。因为参展的古物甚多,因而采取逐日更换展品陈列的方式,每日展示的古物都有所不同。

  民俗馆设置在越秀山半山腰处,约中山纪念碑与镇海楼之间,所展多是反映西江流域、雷州半岛、海南岛及南洋群岛等地少数民族物品。  

春日,红棉绿树与镇海楼相映无间

  【访谈】

  陈鸿钧(地方文史专家、广州博物馆研究员)

  镇海楼兼具历史、文化、军事等意义

  承接公共博物馆使命,深度介入广州建设发展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镇海楼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陈鸿钧:镇海楼一身而兼具文化史、军事史和博物馆史上的意义。

  首先它是广州建城史的重要见证,广州建城一千多年后,到了明朝洪武年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将三城合一、修建城墙,就建起了镇海楼。这座楼的样式五层相连、似塔似楼,在全国的名楼中独一无两。

  明清时广州没有什么高的建筑,除了六榕寺塔、怀圣寺塔之外,就数镇海楼了。而且它又高居越秀山上,水路行商往往将其作为进入广州的航标,因此很多外销画、早期摄影中都有镇海楼。这不仅是广州的文化象征,也是进入广州的物理标志。  

明代嘉靖年间那次重修的主事者张岳撰文的《镇海楼记》石碑仍存

  镇海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对于官方还是民间,它都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集合体。不仅是官方崇尚地方文化、读书人雅集之处,是文人士大夫逢登必写的诗文题材,也是老百姓、市民生活中的好去处。

  楼前一对温厚的红砂岩石狮子也是明代旧物

  近代以来在广州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甚至是改写国家历史的事件与它相关,例如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侵略者的炮火,朝代、政权更迭时的军事拉锯等,都赋予镇海楼以显著的军事意义。

  此处是控制广州的关键之地,所以这座楼阁屡废屡建,饱经沧桑。

  自从1929年被开辟为博物院之后,镇海楼又承接了近百年的公共博物馆使命,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很可贵。  

民国重修镇海楼改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换出的老柱础

  羊城晚报:从历代文献来看,镇海楼在广州人的城市生活、文化生活中具体扮演过什么角色? 乾隆年间,来广州主持乡试的状元金甡写过一首五言古诗,绘声绘色描述了在楼里雅集的盛况,具体到每一层的功用都提到了。

  陈鸿钧:很有意思,镇海楼是兼具官方、民间两种性质的。每次重修,都是官方主持;但修好之后,使用上似乎又很多是民间参与。

  起初并没有设计任何固定功能,但后来该楼除了用作军事指挥所之外,我们可知的是它还充当过驻粤高级官员别墅、民间文人诗社、高级酒楼及重阳登高瞭望之处等。

  有清末的老照片上可以见到,镇海楼第五层曾经供奉过文昌帝君,也有诗文记载供奉过文坛领袖苏东坡。

  有趣的是,民国时还开过“南越酒家”,挂有牌子在镇海楼上。黄节在《重修镇海楼记》中还提到,这楼上还“卖饼饵茗荈”,所以士大夫往往能“延坐终日”……这说明镇海楼是一个战时能用、平时更好用的地方。  

《考古学杂志》创刊号封面

  羊城晚报:在近现代的中国早期公共博物馆中,广州市立博物院(以下简称“市院”)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陈鸿钧:当时广州作为一个中国南方文化中心,在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和对外思想交流方面都得风气之先,特别是有一批民间和官方的学者、文化人在大力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1929年在镇海楼成立岭南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就很自然了。

  上世纪20年代,全中国的博物馆只有27家,广州市立博物院在理念和运作方面都很突出。在绝大多数国内其他博物馆还是泛泛做古物陈列、珍宝陈列的时候,市院就在主理人谢英伯的学术理念指导下,尝试在展陈中用本地文物来反映区域历史,突出珠江、西江文明和岭南文化的特色,突出革命策源地的特征,这是一个创举。

  此外,市院主持建立起中国最早的职业考古学术团体——黄花考古学院,出版中国最早的考古学期刊《考古学杂志》(创刊号),奠定了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田野考古学策源地和核心的地位。

  市院不仅是把文物保藏在五层楼里,它还深度介入了广州作为现代城市的建设和文化发展,例如主力承办1933年广州市第一次展览会。1940年“广东文物展”在香港举办,虽然当时市院已毁于战火,但仍有部分相关的藏品和关键人士参与这一爱国展事。

  无论在和平发展之时,还是民族危亡之际,都充分发挥了在文脉保存、文化传承上的支撑作用,凝聚民族精魂、抵抗外侮。

  (感谢广州博物馆对本次报道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