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批海外创新研发中心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

2020-06-11 00:59:4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省政协调研组历经三个月调研,对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建设一批海外创新研发中心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
(《羊城晚报》2018-10-11 A6版)
  政协委员议事厅104
  文/薛江华
  9日,广东省政协举行“2018年下半年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并围绕“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展开了政企之间的对话。
  在此之前,省政协组成以王荣主席,袁宝成、李心副主席,吴伟鹏秘书长为顾问,省政协经济委王珺主任为组长,经济委部分委员、省经信委和科技厅以及省社科院负责人及研究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围绕本专题,于7月至9月间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等市和上海、重庆、江苏等地开展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建议。
  建议1鼓励大湾区企业建海外创新中心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省政协调研组建议,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建立科技型企业挖掘、扶持、培养机制,支持各地依托高新区开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试点。
  探索多形式科技金融结合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普惠性科技金融,推动全省科技信贷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建设联合实验室,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鼓励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建设一批海外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力。
  继续降低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细化落实“实体经济新十条”,着力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用地资源成本、融资成本、企业用人社会保险成本等,并加大财政对企业融资补助力度及优化政务营商环境等。加强对媒体宣传的引导力度,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提振民营企业家创新与投资的信心。
  建议2建立知识产权跨境协作运营机制
  调研组建议,大力建设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把海外源头创新技术和粤港澳大湾区需求端进行有效的连接,进而形成国际协同创新的局面。
  支持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企业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和推广等。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攻关计划。加快推动落实《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
  建立知识产权跨境协作运营机制。建立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新模式,推动粤港澳知识产权交易及运营交流合作机制,开展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捆绑式质押融资登记试点,发展专利保险。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执法及跨境案件协作处理,完善三地联合执法机制。
  建议3构建大湾区创新要素共享机制
  调研组建议,打破行政阻隔和跨境分隔,实施全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成制度对接和创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共享,使制度差异导致的成本最小化,制度互补带来的收益最大化。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层协调机制,协调科技创新资源,共同研究科技创新的规划,以及每个创新城市如何协同,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
  突破户口制度对人才的束缚,居民信息互联互通、公共交通互联互通、电信互联互通、居民医保和养老等互联互通,港澳人士所持有的会计、律师、医生、建筑、咨询等服务业专业资质能够在珠三角地区获得认可,使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能够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务,居民在三地可以自由迁徙、自由就业。
  探索建立粤港澳科研资金双向流动制度,并解决三地科研经费流通、设备出入境关税、专业人才所得税税率差等障碍。推动三地逐步互相开放财政科技计划。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实施粤港澳三地互相开放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过竞争择优方式给予经费资助。
  争取国家海关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小物流”进出口报关机构,出台“小物流”进出口的税收减免政策。推动科研资金跨境便利化。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强调项目负责人责任和事后审计。
  建议4打造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区
  调研组建议,充分发挥港澳科技创新及融资成本较低优势,广州、深圳创新研发与运营总部优势,佛山、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高端制造、协作配套优势,在产业链条较长、发展空间较大的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协作,落实智能制造工程,引导合理分工。重点依托汽车、通信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光电装备等跨区域优势产业链,积极支持智能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带动区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石化、建材、印染、五金、灯饰的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支持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开发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并打造节能环保装备集聚基地。
  打造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开放创新。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环境、市场、产业以及法制化国际化优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平台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与创新型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建立面向全球科技成果信息发布、转移、转让、授权的服务平台,促进全球前沿科技研究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转化。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湾区”建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4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率先布局发展5G网络,推动通信设备企业、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标准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支持广州、深圳等市在全国率先开展5G网络商用。推动“创新科技大数据联盟”建设。共建共享以提供科技文献、标准、情报等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
  问题:
  缺乏核心技术,发展后劲不足
  调研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目前有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智能制造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和发展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等特点。
  与此同时,调研组也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在某些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但仍存在总体规模比例偏小、结构调整不到位、产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等问题。目前,与其他国家发达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的大趋势存在脱节,部分领域优势逐步减弱,在国际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仍不多。
  具体来说,存在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比如,支撑产业升级的基础薄弱、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相对不足、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存在障碍、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和产业尚未实现协同发展。
  此外,企业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生产成本高、用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的土地供给存在障碍等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