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粤东粤西粤北产业承接能力?省政协委员“云端”议政

2022-06-17 17:53:59 来源:南方新闻网

  “建议以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牵引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实施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连日来,广东省政协委员围绕“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承接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题,一边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一边在“数字政协平台热烈交流讨论,为推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建言资政、凝心聚力。

  明确区域定位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出台实施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核”“带”“区”在各自跑道上赛龙夺锦、各展所长、相得益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

  如何进一步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承接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今年3月至6月,省政协将这一课题作为2022年上半年“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主题,组织政协委员到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及部分珠三角地市开展专题调研,并赴邻省学习借鉴当地产业承接经验做法。在此期间,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充分利用“数字政协”平台“委员会客室”栏目和“一委一品”协商议政群,组织委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网络议政。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城市有不同的资源优势与功能定位,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协同互补的空间巨大。”省政协委员、广东坤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龙桂委员在群里发言时建议,整合各方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分工协作体制,打造产业有效衔接、有序协调的产业网络组织体系。

  2021年以来,广东的海上风电、临港产业、海工设备、绿色石化等产业加快向东西两翼集聚发展。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雷彪认为,要明确功能定位,实行“一区一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努力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经济新增长极。

  “粤北地区的功能定位是我省的‘生态发展区’,如何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网友这一提问,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以良在“委员会客室”回复到,加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有机融合,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粤北地区未来前进的必然之路。她建议,要积极培育绿色产业集群,精细发展特色旅游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降成本补短板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是先行官。当前,珠三角地区联系东西两翼快速运输通道基本形成。2016至2021年间,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3363公里,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121公里,全省市市通2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湛江港成为华南沿海港口第一个成功满载靠泊40万吨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惠州机场和揭阳潮汕机场飞行区完成扩容扩建,湛江吴川、韶关丹霞等机场投入使用。

  省政协委员、华安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丘育华建议,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较远,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多元化物流通道,打通与中心城市、周边城市的连接,降低物流成本,以交通一体化助推发展区域一体化。

  “为什么珠三角的部分产业,没有梯度向粤东粤西粤北就近转移,而是向比邻省份转移呢?”在协商议政群里,省政协委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经济科教频道副总监俎江涛对这个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路、高铁、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力完善交通及产业配套。

  省政协委员、广东犹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莉瑜表示赞同,她认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便捷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省政协委员、广东璐卡思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星建议,省级财政对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适当倾斜,帮助解决当前省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保障问题。  

  创新产业共建

  共筑协同发展新优势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还需增强,农业农村“潜力板”有待进一步激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粤东粤西粤北要振兴,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是关键。”赵莉瑜提到,省委省政府2016年先后部署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和产业共建工作。“产业共建不是传统的落后产业转移,更不是污染企业转移,而是推动同一产业、同一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整体布局、一体发展。”她建议,要打造跨区域产业链,形成同一水平、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格局。

  “产业共建是我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实践创新,既能为珠三角更高水平的发展腾出空间,也能为粤东粤西粤北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岳学军建议,要把产业共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更多珠三角优势产业、优质企业把生产环节布局到粤东粤西粤北,形成紧密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

  “要以‘大招商’为抓手,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对于如何激发招商引资内生动力,卢伟星建议,要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促进招商引资工作规范化和流程化,形成资源库、项目库、载体库和客户库,实现项目全流程动态追踪。此外,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协作联动,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界限,确保“大招商”的每一个“齿轮”都能够紧密契合、有机联动。

  “要以产业共建为核心,以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产业承接项目的‘主战场’,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目标,实现精准招商。”卢伟星还建议,要结合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以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与沿海经济带各地市精准对接,完善产业链布局。丘育华也建议,对口帮扶机制应由“产业转移”向“产业共建”转变,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以深度融合共筑协同发展新优势,探索产业共建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