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孙志嘉:聚焦“国之重器”发出一线声音

2023-02-23 16:35:09 来源:南方日报

  从事国家大科学装置科研工作20多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对此,这位“理工男”直言:“责任在肩,压力很大。”

  科学家善于用数据说话,近段时间,孙志嘉加大调研和数据收集力度,主动向科技界的前辈求教,结合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运行实际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进展,提案建言的方向逐渐明晰。“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使之真正发挥集群效应。”孙志嘉说。

  与“大咖”对话打开履职视野

  在科学研究与前沿探索领域,46岁的孙志嘉已是一名“老兵”。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首个落户珠三角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它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该项目从酝酿筹备到建成运行历时10余年,孙志嘉见证并参与了全过程。如今,他带领一支约30人的核探测技术团队,开展中子探测器研究。

  “散裂中子源是观察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中子探测器就像这个大科学装置的‘眼睛’,用来发现样品的微观结构。”孙志嘉形象地比喻道。

  “十年磨一剑”,孙志嘉带领团队经过艰苦攻关,突破一项项理论和技术工艺难题,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子探测器,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孙志嘉则是“新人”。他坦言自己最初有些“紧张”,“全国政协委员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建言献策,对履职的要求很高”。

  就像在科研中解决难题一样,孙志嘉为扮演好新角色制定了科学的计划:理论政策学习、数据收集、走访调研……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向科技界的诸多老前辈请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在与“大咖”们多次交流中,孙志嘉被他们的使命感所触动,同时感到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能够跳出自身专业,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全局去考虑问题”。

  关注大科学装置的优化布局

  如何在全国政协会议中发出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声音,为国家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孙志嘉已有明确规划。他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主题,提交关于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布局与建设的提案。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通用型、平台型的大科学装置,从原始创新到产品升级,能够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对地区的发展非常有利。”孙志嘉在多年科研工作与调研中发现,中国散裂中子源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他举例说,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而中子对锂元素十分敏感,“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我们可以研究锂电池的寿命、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为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提供参考”。

  通过收集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科研数据,并结合与科技界前辈的深入交流,孙志嘉明确了建言方向。他认为,应当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使作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发挥最大效应。

  “大科学装置是技术高度密集型的国家重大项目,不能‘一窝蜂上’。”孙志嘉说,要坚持体系化发展,完善空间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

  履职刚起步,孙志嘉已经将更多的实地调研纳入计划。他说,自己将牢记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相统一,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言献策、努力奋斗。

  记者手记

  “理工男”的新身份

  孙志嘉自称“理工男”,更善于技术钻研与科学探索。但当站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大厅,讲起每一台中子谱仪的作用,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打起比方来妙语连珠,颠覆了“理工男”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

  在和孙志嘉对话的过程中,我时刻都能感受到他对科研事业的热情,并且这份热情已潜移默化地“注入”他全国政协委员的新身份。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他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大量收集数据、提炼观点,将履职的视野从自身专业扩大到整个科技事业。

  科技发展需要久久为功,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也刚刚开始。正如孙志嘉所说,科技进步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力干出来的,他必须跑好自己手中这一棒:不仅要攻克更多关键技术,也要用好政协平台,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