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又实在!政协委员会客室里送上暖心贴士

2023-09-07 10:01:15 来源:南方网

  “怎么正确选购食品药品?”“如何避开‘天坑’专业?”“如何打破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8月17日至30日,广东数字政协平台“委员会客室”栏目里,来自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10名委员“云端”会客,围绕食品药品安全、人才培养与就业、职业教育等民生热点话题与网友交流互动,提出了实用又实在的建议,为网友答疑解惑。系列会客互动吸引了网友浏览超1万人次,参与留言超100人次。

  贴士一

  不采购“三无产品” 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福祉,也关乎社会大局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正确选购食品药品?”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韶关市委会主委、韶关市副市长李再丰在“委员会客室”栏目中为网友送上生活小妙招。他建议,消费者选购食品时,要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储藏条件较好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购买,购买前要观察食材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不采购“三无产品”、过期产品、包装和外观异常的产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冻冷藏的食品,不采购发芽土豆、野生蘑菇、不明物种的鱼贝类产品和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等食品。

  除了食品以外,如今,一些常用药品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居家必备。对于购买药品,李再丰建议,“到正规的药店购买药品,向店内的执业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仔细查看包装和说明书对症买药,非处方药在执业药师指导下选购,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买药后索要购药凭证。”

  李再丰补充,消费者如果购买到不合规的食品药品,要保留购买凭证和不合规的食品药品,可以通过3个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致电销售方所在地的12345或12315进行投诉举报;向所在地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反映,申请调解;向所在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

  贴士二:

  选择专业有“窍门” 职业规划避免跟风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进入9月,新一届大学生陆续开始入学,而应届毕业生也逐渐踏入职场。“委员会客室”栏目里,不少网友就本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就业等相关话题踊跃提问,政协委员逐一给予暖心答复和真诚建议。

  大学专业选择是网友提问中的高频关键词。谈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理事,广东金融学院教务处处长、会计学教授文芳建议,对标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与行业的发展前景和需求来选择专业。“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天坑’专业。若进入自己不满意的专业就读,可以选择转专业或通过修读辅修专业、微专业等方式,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专业选择往往与就业意向挂钩,然而在实际求职中,由于行业饱和等情况,职业与专业并不一定关联。对此,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杨雄文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灵活应对,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不妨尝试与自身专业背景不太相关的工作,扩大就业选择范围。

  针对近年来就业趋势中呈现的“考公热”,文芳认为,宜以平常之心看待。择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个人情况,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避免跟风。杨雄文也表示,“不是只有收入高、‘铁饭碗’才是高质量就业,好的发展平台、能否学以致用、发挥个人才华等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

  贴士三:

  弘扬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共生发展,发挥着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优化教育体系、增进国际交流的作用。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经济大省,也是职业教育大省。据广东省教育厅去年发布的数据,广东全省共有625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80.5万人,为社会输送了约769万技能精英,就业率连年保持95%以上。

  “职业教育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会非常需要。”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校长,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栩生在“委员会客室”栏目中寄语职校生,“要养成好的自律性、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匠精神作为干事创业的指引,不要浮躁,以一技之长走遍天下,实现人生精彩。”

  人才兴则产业兴,技能强则产业强。谈及制造业工人如何由“工”变“匠”?省政协委员、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安监员叶世远提出,深厚的专业知识、独当一面的技能本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等是成为匠人的基本要求。他建议,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夯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健全激励机制,着力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