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侨牌”的人民公仆

2016-12-16 02:20: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打侨牌”的人民公仆

 

邱超祥

 

关于“牛”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频繁出现在中国网民的语言之中。不管是股票期货或时政大事,忝列榜首或最抢眼的,一律以“牛”字涵盖。本人的采访对象吕伟雄,便与“牛”字有缘。

    关键词:政协委员吕伟雄。搜索结果:1030项文档。

    择其要:网友票选广东两会最牛委员、最牛提案。记者点评牛人、牛语,吕伟雄荣获“最牛委员”中“最动情提案”项。万众瞩目的政协大会上,委员吕伟雄十几次举手“抢咪”,终成“咪霸”,高频高密度的即席发言,被四五次热烈掌声打断,大会主持人特许超时发言,18位列会华侨代表一再起身向全场致谢,成为2007年两会花絮和亮点,各媒体争相报道。网页上还附有“咪霸”的生动照片。

  吕伟雄的“牛人牛事”还真不少,率调研团走访世界最偏远最不为人们所知的侨居国华人社区,把祖国的关怀带给离乡背井的华侨。连续奋战6昼夜,解决太平洋岛国侨胞遭遇的危难,跨越5国,曲线救侨,把1000多位华侨安全接回故乡。还有解决广东特困归侨生活补助,推动落实解决华侨房产,捐赠款的管理使用等问题;荣誉市民问题;华侨投资与“投智”问题;推动政协会议华侨代表参政议政问题等等。这一项项关系重大的“牛”事,都与吕伟雄联系在一起。

  甚至连他的工作履历,也成为网友关注的话题:

  与共和国同龄的广州知青,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下乡插队,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当过7年的生产队长,7年的公社副书记,7年的共青团佛山地委书记,7年的中山市副市长。调到省里后,又是7年的省旅游局局长,7年的省侨办主任。今年,他调到省政协外事侨务委员会任主任,又开始新一个7年征途。人生,能有多少个7年,怎么全摊在他一个人身上?对此,网友又须用上一个“牛”字。堪称“最牛”个人履历。

一个“侨”字千钧重

相约几次,他不是外出调研,就是在某个讲座的讲坛上。见到面时,他说是凑巧而已,其实他并不那么忙,一副举重若轻的表情。了解世情的人都知道,广东的侨务工作一个字:“牛”。全国有侨民3000万,广东就占了2000万。广东有1700多亿美元外资,80%是侨资。全国有华侨捐资700多亿元,广东就占了400多亿元。广东的“国”字号华侨农场有23个,其中仍有8万归侨的安置问题和12万多间危房亟待解决。几乎所有的侨务工作量都超越各省,占全国的半壁江山。这样的侨务官员不忙才怪。

  聊到网络等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吕伟雄哈哈一乐,说这个“咪霸”我必须当啊,面对着18个从世界各个侨居国飘洋过海、不远万里赶回来参政议政的华侨代表,我不说,对不起他们。据说,广东华侨参政议政的热情很高,有的列席代表侨居地球的另一半球的某一角落,国际航班通常须提前10多天订票,中途还得几经辗转,历时一个多月。在时间等同于金钱的世界潮流中,放下自身的生意回国参政议政,这种热情实在难能可贵,也只有在责任心极强的华人华侨身上才有。广东侨务官员非常珍惜华侨的参政热情,历届会议都邀请部分代表参会,而且正在考虑从特邀、特聘代表、列席代表等称谓中,逐步向正式委员升格、推进。华侨当家作主、参政议政,必将成为中国人民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侨务工作无小事,一个“侨”字千钧重,许多事情跨越国界跨越时空。

  正常情况下,通过国家侨办、外交部、驻外大使馆等,虽然繁琐,但渠道畅通的情况也不算什么,熬几个通宵吃几餐夜粥,问题总归得以解决。怕的是连渠道都没有,突发事件一来,为救助难侨,费尽周折。网上提到的解决所罗门难侨事件,就是吕伟雄侨务生涯中一件典型的应急救援行动。该侨居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外交关系,一场选举风波酿成打砸抢事件,涉及数千侨居所罗门群岛的华侨。在异域漂流,遭遇不幸,没有使馆可以投靠的侨民简直就成了没娘的孩子,他们的人权、财产,尽遭涂炭。幸运的是,消息及时传回祖国。

  获得有关资讯并核实情况后,吕伟雄主持的广东侨办迅速采取行动,10分钟内把报告送到国侨办。随后,省应急小组快速成立,并立刻研究救援方案。“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非常时期,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跨洋电话每隔两小时接通一次。”参加过当年救援行动的工作人员至今记忆犹新。

  吕伟雄的办公室,记者发现主人有一部“四不像”的收音机,也许在网民眼里,这算得上是一部“牛机”。偏大而有点笨拙,一身布满按钮和刻度。在市场电子产品早已微型化的年代,这种块头的确有点“牛”,但它的高灵敏度和特异功能深得主人偏爱。这是吕伟雄的“顺风耳”。通常,他用这笨态可掬的机器去捕捉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华侨、华语广播,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在处理应急事件中,这“牛”机伴着他度过许多不眠之夜。

  通过第三国的管道,与侨居国政府协商联系,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侨办的经济担保书。这担保书在一些老外眼里当然也很“牛”,要求侨居国政府制止对华侨的抢劫和纵火行为,保护华侨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为不够路费回国的华侨提供方便,途中产生一切费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侨办“买单”。

广东侨务不开“春来茶馆”

“回来啦,终于回来啦!”……广州机场,政府官员和无数接机的华侨亲属终于迎来了徐徐降落的民航客机。这趟营救工作,历时六天六夜,跨越所罗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等五个国家,在国际红十字组织的配合下,把1000多位难侨安全接回国内。创造了无邦交关系情况下曲线救援成功奇迹。

  有人问,难侨救回来了,这一下可以松一口气了吧?吕主任答,不,真正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原来,飘泊多年的归侨大部分因离乡久远,已经无家可归了,需要政府实施一系列的安置救助。广东境内的23家国营农场就是半个世纪以来,政府为历次事件中,为救助难侨而规划设置的特殊家园。由于实际运转及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无疑给侨务公仆肩膀百上加斤。侨办这个“巧媳妇”也常有许多难为之处,从外交事务、接机、安排接送车辆到落实安置单位、资金物资调配,还有工作就业、子女上学、老人医保、吃喝拉撒睡等等,顺得了公公违拗了婆婆,只能处处尽心尽力,努力把难办的事办好。

  有一件珍藏的往事给了他深刻的启示。那一年,他跟随江泽民主席出访巴西。在当地华侨会馆,由于没有安装空调设备,演讲中的江泽民主席一身汗水,演讲完毕,特地交代吕伟雄,让他为华侨会馆安装空调。有一位在当地经营空调的同胞立刻要揽去这单事,给与无偿捐赠。江泽民主席却郑重其事作出决定:不,必须由国家出钱安装。他奉命完成这单事。从此,当地会馆留下一份舒适的小环境,一份祖国对异域侨胞的牵挂和关爱。

  他也从中细细地咀嚼出“打侨牌”的奥秘。

  吕伟雄和广东侨办有一句很“牛”的行话:广东侨办不开“春来茶馆”。

  《沙家浜》的“春来茶馆”,“逢人三分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侨务工作最忌讳这种小商贩作风。必须持之于恒,热力四射。必须扎扎实实办好侨务事,把祖国对侨胞的关怀原原本本、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侨胞的心坎上。让每一个侨胞感受到,在祖国同胞的心里,你永远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国家的侨务政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也是历任各级侨办主任的功课。然而情况有差别,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落实得同样好。有些地区解放初期把华侨房产当作土改对象挪用侵占,经几十年“落实”,仍然“悬空”搁置。有的政府部门政策观念不强,在“殡葬改革”的思路下提倡“无坟化”,把侨胞的祖坟铲平了,伤了侨胞的心。有些热心教育的华侨,给村子捐赠一大笔用于教育的资金,村委会却把它挪去盖了村委办公大楼,侨胞把村委会告上法庭。还有归侨子弟教育,护照签证等服务事项,政策明明白白,但某些方面办起事来就是不那么顺畅。凡此种种,都有赖于政府侨务部门出面干预,敦促有关方面严格执行法律和政令,提供服务和援助。

  “春来茶馆”的阿庆嫂倒是值得学习的,她广交朋友,有联络意识,有长期交往的意识。这正是侨务工作所要求的基本套路。

  顺境中的交往不足称道,逆境时的援助弥足珍贵。危难之时见真情。他要求他的同仁时刻关注海内外气候,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想到异域他乡的侨情。顺境时的交往可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对方逆境之中却要牢记“血浓于水”,为侨胞两肋插刀,使出浑身解数。这就是广东侨务的开馆执业基本要义。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2007年的广东两会格外受外界瞩目。与往年不同的是,会议只保留一场专题座谈会,更大量的时间用于自由度很大的即席发言。

  于是,就有了与往年不同的气象。小学生举手发言的规则引入庄严神圣的政协议会现场,用不着照本宣科,用不着预先提交发言稿。谁想发言,请举手申请,得到主席或主持人同意,站起身就可以扯开嗓门“放炮”。

  众多“咪霸”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的。据说,许多委员为了争夺发言权,会前就座就有一场抢占有利地形的特别行动,个个都想获得更多发言机会而尽量往前靠。

  吕伟雄“抢占”的地理位置不算好也不算坏,第二排。

  他的确举了十多次手,才得到主席的关照。“看来再不让吕伟雄发言,就显得我这个主持人太不民主了。”主席蔡东士笑着把发言权给了他。

  他的声音带有磁性,可谓中气十足。他是标准的广东人,尽管有外省人戏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但他的普通话经过40多年修炼,已经达到机关枪的速度,清晰透亮,两三个钟头高密度扫射不卡壳。

  面对麦克风,闪光灯,面对各种媒体,发言,是需要底气的。他说。

  底气?底气是指什么?中气,肺活量,还是嗓门?

  他诡秘一笑,两只大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线,显得格外的真诚可爱。

  有人给他画了一幅肖像漫画,一颗硕大无比,佛祖般的大脑袋,圆不圆,方不方,那两只眼睛就是这么眯着。他把肖像漫画叫人装裱了,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让人瞅着哈哈一乐。

  告别时,他送我三本书,他主编的。送人礼物还抱歉地加上一句:主编是挂名的,工作是别的同仁干的。

  书名就很吸引人:《海外华人社会新透视》、《龙腾四海——侨团百年》、《海外华人社会新观察》。

  无法一口气读完,但我终于在这三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毛泽东主席的名言,对于两会上众多的“咪霸”和最“牛”委员来说,是一句最好的座右铭。

  吕伟雄就是这句名言实践者。在他的岗位上,为了获得发言权,同时也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到位,他一有空,就走出办公室,甚至没有空也要挤出时间来奉行这句极具科学性箴言。他到归国华侨安置点去,到侨乡去,甚至想尽办法到华侨生活奋斗的异国他乡去。去看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态,去听他们心脉跳动的声音。

  侨务工作是没有国界的工作,哪里有侨胞,哪里就有他的牵挂。

  他不但去人头涌涌车水马龙的国际都会,也去远离喧嚣,几乎被人遗忘,连地球仪上都标不出名字的角落。

  谁叫我是侨务官,侨务官管的就是这揽子事。他说,当然,任何工作都得讲究方法讲究效率讲究科学精神。

  他的调研活动不同于本地区调研,可以大部队开进。他们只能采取小分队形式,二人一队,三人一队,便于节约成本,长驱直入。许多海外华人生活社区,并不像通常人们想象的那样绚丽多姿,更多的是阳光汗水和筚路蓝缕。

  唐山来人了,老家来人了。所到之处,华侨奔走相告,情绪翻涌。在远离故国的偏僻角落,竟然有老家的官员来看望。那种喜悦,那种受亲人牵挂的感觉,虽难于言表,却挂在照片上每一张脸上。

  吕伟雄和调研人员与侨胞在侨居国的庄稼地促膝话桑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与侨胞合影,在陌生的异国他乡漫步、沉思,在侨胞刚刚开辟的处女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从2004年到2007年,编成文集公开出版的调研文章累计100多万字。有专家解读、评议,说它是一部不可多得、可读性很强的文献。小分队的努力收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面对三本书,我终于明白,这跨越国界,跨越大洲大洋的调研活动成果,就是吕伟雄所说的“底气”,一个政协委员的发言权。

“侨牌”必须打出新套路

  对于取得发言机会的委员,8分钟限制似乎有点抠门。那精准刻板的计时系统,还将在最后1分钟扑闪扑闪地跳动。

  吕伟雄特许超时,难道主持人有意偏袒?不,因为他的发言引起共鸣,其间有插话,作为补偿也是合情合理。敏感的记者却把关注点放在发言人的视角和思路上。比如某些政府官员重钱轻“义”问题,荣誉市民评选方式问题,“侨力为国”和“国力为侨”问题,落实推进侨务政策问题,投资和投“智”问题,每个问题都很“牛”,8分钟实在难于铺展开来。吕伟雄的发言,牛就牛在点点滴滴、似散还连,各个环节扣在一起,就是一条别开生面的思路,这思路突现一点:新。

  侨力为国,这是华人华侨的优秀传统。古往今来,华人华侨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创业、奋斗,艰苦卓绝,在交通、邮路欠发达的年代,仅广东省沿海地带就有数以万计的南洋水客漂泊在太平洋的风口浪尖上。哪一次国难当头,都有华侨为祖国捐献物资,或直接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从孙中山革命、抗日救亡,到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年代的经济振兴浪潮,华侨所起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发言人遗憾的是,人们大都只关注到侨资的作用,甚至对侨资的流动也已经习以为常,多见不鲜。更有一些人只认知“侨力为国”,孩子拿钱给娘,天经地义。这种思维下,一切以钱财为指标,荣誉市民的评选和各种名誉头衔的评定,都存在太多的金钱气息,让人怎看怎不舒服。任何事物都得注重它完整的构成,如同一个钱币的两个面。侨力为国是一个面,另一个面就是国力为侨。我们这些娘家人,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为事物的完整和完美发展,为远在异国他乡侨胞,我们是否应该多做点什么?让漂流海外的赤子更加健康更加精神抖擞,让他们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挺直腰杆,抵御任何灾害。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母亲情怀。在侨居国调研中,他能够感受到,祖国,故乡,老家等概念,只有当年曾经走过去国离乡之路的老一辈侨胞,还珍藏着这些难以磨灭的字眼。经过数代的繁衍,华人社区的新生代对前辈脑海中的概念渐行渐远,口音语言、文化习俗也见异化。他并不对此遗憾,因为,在他们脑海中,虽然斗转星移,但中国人、华人就是这群新生代侨胞共同的概念,黄皮肤黑眼睛就是他们区别于别的民族的鲜明标记。我们的侨务公仆面对这些新生一代的侨民,工作方法、套路、发力点,当然不能死守旧套,应该面对现实,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

  吕伟雄在思想的海洋中跋涉,实践和寻找“国力为侨”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他也发现,异国他乡出生成长的侨胞,尽管与他们的长辈有很大的不同,但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的沟通和认同,却又有着扯不断的的缘分。他们常爱批评爹妈,可是不容他人冒犯爹妈,谁越过那道沟坎让自己爹妈蒙受耻辱,他会跟你没完。这也许就是祖传的基因使然。优秀的基因,当然必须呵护、培养,国力为侨,就应涵盖这种呵护和培养。强化大众声音,传播祖国的资讯,让每一个地球角落的侨胞,都能感受到民族凝聚力。让他们为民族而自豪,自信,自尊,自立,自强。

  围绕这种思路,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万里探访调研,学阿庆嫂广结善缘,长期交往之外,还要把国家大事,从路线政策、法律法规到方式方法,透明地、原原本本向他们展示,不怕露拙显丑,只要摆平真诚的心境,去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让五洲四海侨胞都感受到一个优秀民族的泱泱大国,她的负责任的政府有能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更文明。

  国内归侨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出一条新路来。23个带侨字的农场,经过数十年的运作,问题不少。由于他的特殊性质,华侨农场成为地方不管,国家管不过来的一块“飞地”。在那里,许多侨民都不是土生土长,在农场自然有与世隔绝的感觉,游离于社区之外,无力解决生活需求,政府的援助难于得到满足。年复一年,问题累积下来,成为侨务工作的一大难点。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广东侨办集中精力,勇于实践探索,弄出一套经验,在全国同行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们首先找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解决脱离和游离、难于融入的诸多因素。千方百计,让“侨”字农场在体制上融入地方,在经济上融入市场,在管理上融入社会。一句话,让侨民真正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成为一个彻底摆脱“等、靠、要”状态的自然人。

  “打侨牌”的公务员知道,不管是归侨还是海外侨胞,实际上是不可能与世隔绝的,每一个侨民都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的侨务政策的优劣,侨务工作成效,不容自吹自擂,在当今资讯发达的年代,世界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能实时反映各种社会动态。民众的每一个情绪波涌,不管是欢乐与忧愁,都能在某一根管线、某一个传媒中流传。侨务工作,哪能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扎扎实实、战战兢兢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坚守信念,赢取世界的认同

  2008年是多事之年。

  年初的雪灾刚过,西藏拉萨等地的一小撮“藏独”分子兴风作浪。西方个别媒体推波助澜,无视危害群众利益和社会安定的打砸抢犯罪活动。使用造假诋毁等种种低劣手段,作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报道,抹黑中国形象。激起海外华人社会愤怒。无数网民,有中国内地同胞,也有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在互联网上发出惊动天地的吼声。国外有关传媒报道:震撼媒体帝国,美国华人精英包围某传媒总部。这群华人精英,大都是科学家、大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和其他成功人士,很多人还带上他们的孩子。更有一位俏丽而且温文尔雅的女性华裔,冲天一怒,把造谣生事,诋毁中国形象的某媒体大亨告上联邦法院。面对无数华人华侨的愤怒,某传媒大亨不得不公开道歉。

  接着,奥运圣火传递开始在全球各地进行,又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场景。一小撮藏独分子,蓄意挑起事端,干扰奥运圣火传递。在巴黎,在伦敦,在美丽的澳大利亚悉尼等城市,忽然出现无数华人华侨举着五星红旗走向街头,一路护送圣火平安传递。把捣乱滋事的一小撮藏独分子阻隔在传递现场之外,淹没在红色海洋中。

  “5·12”,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中国四川8级大地震,牵动亿万人的心。全世界的华人华侨自发募捐赈灾,形成有史以来最浩大,最扣人心弦抗灾赈灾场面。有个别西方媒体记者冒天下之不韪,胡说八道,激起无数网民的谴责。更有一位曾经被人追捧的西方影视明星,因为一席不人道的话,惹恼了亿万网民,谴责之声铺天盖地。有网民发起抵制该明星代言企业产品的行动,得到无数华人华侨的响应,巨大的压力,迫使某企业取消与该明星的广告代言关系。该明星晚来的道歉也无法平息网民的愤怒。

  透过四川地震看迷迷蒙蒙的国际风雨。长期以来,国际人权组织在对世界人权的评估中,惯常被一些国家拿来作为干涉他国内政借口。特别是对中国人权说三道四,诋毁歪曲之声,不绝于耳。所有言论,华人华侨岂能不看在眼里。是非曲直,世界自有公道。但长期以来,中国的公仆对世界华人华侨在舆论界的力量认知不足,把许多本该透明的事弄得云山雾罩,让外人摸不着头脑。随着改革开放,随着资讯传媒的快速发展,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逐渐把执政为民的风采向世界展示,让每一个华人华侨都能及时看到他们关心的一切。中国四川汶川,相当于大半个英国面积的灾区,把世界所有媒体的“眼球”吸引住了。全神贯注的网民禁不住发出慨叹:中国政府太“牛”了,中国人太“牛”了。

  旅居世界的华人华侨终于有了“底气”,终于有机会与世界人权组织拉拉“家常”:

  你们这些所谓“中国人权团体”成员,请问你们有谁去过中国,有谁有过中国朋友或中国邻居?

  你们整天数落人家的人权纪录,说人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请睁眼看看,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像中国政府那样珍惜民众生命,重视人的生存权利。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在大难当头数小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援救。

  我们不指望你们所说的人权,我们只要你们像中国政府那样,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及时出现在灾民面前……

  让世界所有的华人华侨腰杆有力,底气充足,自豪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吕伟雄“国力为侨”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之一。

  华侨参政问题和投资投智问题,也是他近年思考较多的问题。侨资的作用,是人人都能认知的,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吸纳侨资1000多个亿,曾经为广东经济起步腾飞立下汗马功劳。但“侨智”的引进利用,却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的。世界华人华侨是人才资源的“富矿”;中国有句古训: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不管流落到哪个角落,华人华侨都牢记这条古训,努力把后代培养成人、成才。走南闯北的经历,面对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环境,让他们积累的了丰富的知识、才干。他们有的学富五车运筹帷幄;有的长于实践大刀阔斧丝丝入扣;有的艺高胆大长袖善舞。近年来,他们的能力已逐渐被关注,有许多华人华侨在侨居国参政、主事,崭露头角。但更多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被埋没、被闲置。发展中的祖国,需要资金,也需要智慧,为什么不可以引进他们的智力,为我同胞所用。近年内地引进不少洋专家洋顾问,他们苦于没有广东的侨乡优势。相对于洋专家洋顾问,“侨”字牌无疑是更好的选项。华人华侨之间隐藏的智慧和参政议政的热情,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无形财富。我们必须珍惜上苍赋予广东的恩赐,打好这张“侨”牌。

  他有太多话,无法在8分钟内讲完。他说只要有机会,他还得当“咪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