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曾庆洪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建议充分利用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这个平台,发挥顶层沟通优势,让汽车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专精特新”企业携手合作。组织专项攻关,引导支持链主企业成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联动产业上下游聚焦车载芯片、大模型、高性能运算平台、操作系统、智驾仿真等共性核心技术合作开发。积极引导协调省市区域地方产投、银行及金融机构等,打造耐心资本、常青基金,鼓励和引导对 “专精特新”企业进行长期稳定投资。

陈娇

省政协常委、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执行总裁

建议推动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建设城市级、公益性、共享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平台。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模式,构建分层分类、定制化的培育支持体系。发挥好链主龙头企业、产业孵化园区的带动和培育作用,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李国强

河源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技术研发的激励,加速科技创新产品从 “0到1”进程。加强产业链企业间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引导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展开切实合作,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加速核心芯片从 “1到100”的进程及应用。

陈平绪

省政协委员、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进一步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在其细分领域中的创新优势,支持其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并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省、市重大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推动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到省内央国企、大型企业的供应链当中,鼓励省、市、区内企业之间的互相采购,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专精特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知识产权优先审查,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援助专项行动,推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海外维护互助机制。

吴宏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建议政府制定落实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的政策机制,加大力度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能力匹配的人才。鼓励原创精神和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康良性的市场环境,强化行业自律和约束,改善和优化相关政策,配套落地具体改进措施,保护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公平竞争的公约,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深度协同,鼓励企业共同进步和良性发展。

姜晓平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集中项目攻关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基础共性技术难题,并匹配相应的扶持政策。制定出台更便捷的海关进出口政策,帮助模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目前非自产模具维修翻新进口时间周期长,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大大影响模具企业在球全市场的发展空间。因此,建议简化非自产模具维修翻新业务的进口流程,缩短进口时间,提升模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康凯

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建议在企业IPO 过程中,完善有关事项评判标准,适当增加对不同产业链及细分领域的特质做更详细的分析、分类判定或认定,提升细分领域是否贴合国家战略的评判准确性,并增加细分领域战略性产业指标长期指标的跟踪、认定方法。同时建议给予参与半导体材料领域投资的国资、民资、民企以更大的政策包容度和容错时间。

吴厚烽

省人大代表、汕头市政协委员、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意味着生产力路径转变,需塑造新型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建议由政府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围绕世界先进科技发展趋势,梳理省内战略性重点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链条,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优化,鼓励省内同属产业的国、央企、链主等大企业联合省内同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组成产业协作平台,更好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产业创新的价值;同时,针对当前专精特新企聚焦重点产业,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协作平台,推广众筹科创模式。

吴其修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出台 《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民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的智慧,这部法律的意义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在以后持续显现。建议各级政府尽快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与制度,比如加强反倾销制度的可操作性,号召产业链链主企业增强产业担当,引导核心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陈伟荣

云浮市人大代表,广东微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

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专项研发、用地指标、产业转移等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更大倾斜、支持。对资源匮乏、基础条件较差的粤西粤北地区,给予更大的关怀和倾斜,以降低这些地区的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阻碍,培育它们快速崛起、创新突破的成长土壤。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帮助专精特新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通过整合资源、创造条件,让上游产业链落户国内,落户广东,甚至落户粤西粤北,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展开查看更多

王伟中

广东省委副书记
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

广东将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壮大。要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能等生产经营成本,引导更多耐心资本、金融资金支持企业,帮助企业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让企业减负增力、安心发展。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更多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攻关项目、创新平台等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支持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要支持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充分用好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供需对接、品牌打造,完善海外维权服务机制,助力企业有力有效应对国际贸易风险。要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高水平人才供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引进更多适应企业和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汇聚更多资源力量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希望广大粤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增强发展信心,坚定扎根广东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