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万山海洋开发区建设促进珠三角西岸经济腾飞

2016-12-16 02:21:26 来源:广东政协网

加快万山海洋开发区建设促进珠三角西岸经济腾飞

 

——关于“珠海万山海洋开发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政协联合调研组

 

20093月) 

 

    海洋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本世纪最具活力的国民经济新领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2008年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解决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矛盾的重要途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困局,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制约,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向海洋要资源、要环境、要空间,推动海洋事业大发展。”为配合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决定》,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根据省政协常委会2009年的工作要点,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与珠海市政协联合,组成以汤炳权副主席为顾问,张远贻主任为组长,珠海市政协余炳林主席为副组长,邀请省、市政协部分委员和专家参加的联合调研组,于3月中旬,赴珠海市及万山区,就“万山海洋开发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当地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实地考察了万山区桂山和大万山等岛屿的基础设施及港口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万山开发区基本情况

 

万山区地处珠江入海口,东邻香港,西接澳门,下辖桂山、担杆、万山等3个建制镇,常住人口10439人。所辖海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中心区域为珠江口国际锚地,有大西、大濠等6条国际著名水道纵横其间,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腹地出入南海,通向世界的咽喉要道,海岛有驻军以及海关、边检、检验检疫和海事等口岸联检单位,2003年开通的万山口岸是国家一类客货运口岸。

 

万山区拥有大小岛屿106个,主要有桂山、东澳、大万山、小万山等岛屿,海岛陆地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289公里,蕴含着十分独特、优越的海洋海岛资源:一是优良港湾众多,水域宽阔,自然水深在1030米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建设深水大港的条件;二是具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海洋生物等多姿多彩的海洋海岛旅游资源,“桂山舰登陆点”是珠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山镇(丽岛银滩)、庙湾村(梦幻之岛)、桂海村(渔家乐)和外伶仃岛分别被省旅游局评选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和“我最喜爱的滨海旅游景区”称号;三是渔业资源丰富,区域内的万山渔场是全国著名渔场之一,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达200多种、贝类68种、虾蟹61种、海藻18种,区内现设有国家级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省级弥猴保护区、市级珊瑚保护区和国际游艇垂钓区。

 

1998年,省政府为实施全省“海洋综合开发战略”,批准设立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是全省第一个地方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二、万山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喜人

 

万山开发区的工作在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其建设全省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抓住粤港澳合作进一步加强、港珠澳大桥建设启动、珠海市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以及国家、省、市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时机,在应对挑战中,万山海洋综合开发的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

 

(一)经济实力逐年增强。自设区以来,万山区充分利用省、市政府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和海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使全区的经济实力有了快速的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从1998年的3787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9408万元,增长了677%,渔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7780元,增加到2008年的10610元,增长了36%。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仅保证了政府和全区各项社会事业的正常运转,也为该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导产业日趋清晰。针对万山区所拥有的海洋海岛资源禀赋,经过努力,港口仓储物流业、海洋海岛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已成为适合该区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2008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是:第一产业(渔业)产值9088万元,增加值3181万元;第二产业(工业)产值6188万元,增加值2061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4151万元,增加值5032万元。三个产业的比例为312049

 

(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该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加快万山海岛对外开放的步伐,2008年共引进企业41家,总注册资金231亿元人民币,外贸企业出口总额169亿美元,增长178%,进口总额628亿美元,增长160%,有力地促进了海岛经济建设与发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强。万山区成立20年来,已累计投入近8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桂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担杆岛等海岛的交通建设及码头建设已全面铺开,部分已建设完工。主要岛屿的无线通讯网络已建成,人工鱼礁、海岛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风能太阳能、环保节能路灯、环保电瓶车等保护海洋海岛生态环境的建设正深入开展。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让经济建设成果与全区人民共享。海岛渔民子弟初、高中已实现统一到市区学校就读,享受市区学校的优质教育;岛上开通了远程视频诊断,海岛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桂山文天祥文化广场、外伶仃岛文化中心、东澳岛文化中心、万山镇渔民休闲广场等综合活动场所设施的建设以及依托文化广场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海岛渔民的文化生活;2008年,该区代表珠海市政府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博览会)获得好评,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万山村、担杆村、桂山村被评为市生态文明村,万山村、桂山村、桂海村被评为市生态示范村;海岛居民社保覆盖率达到93%,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20072008两年清欠化解了历史债权债务约3000万元,下发各类渔民补贴逾1000万元;征兵工作连续18年获得全优。

 

三、万山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万山开发区海洋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万山潜在的深水岸线资源优势逐步为人们所认知。但目前的发展与我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开发协调力度不足。万山深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深水港区的研究,始于1990年。国务院于1995年(国函〔199525号)批准开发万山港口岸。由于临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涉及面广,难度大,加之开发协调力度不足,影响了该区的发展建设速度。

 

(二)功能定位不够明确。由于种种原因,万山区的功能定位至今不够明确,致使该区蕴藏的16公里自然水深负1428m深水岸线、具备建设1040万吨级码头泊位的宝贵资源,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三)陆岛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条件有待改善。万山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陆岛联系的不畅通成为阻碍和制约该区临港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加快万山开发区临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经过调研和分析,联合调研组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广东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加快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开发建设,促进万山开发区临港经济的发展对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和广东“海洋强省”战略决策,确保国家战略能源和原材料安全,支撑和促进重化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优化珠三角港口群的结构与布局,完善珠三角海洋运输体系,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推进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先行先试,深化粤港澳合作,试办“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打造珠三角超大型物流保税港区,提升珠三角国际竞争力,加快珠三角西岸经济腾飞的意义重大。为此,调研组建议:

 

(一)要进一步重视万山开发区的建设,建议省委省政府组织各方力量成立专责小组,开展全面的调查研究;在现有的11个科研和设计单位完成的《战略规划设想》、《珠江口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小万山液化气、石油气低温储运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国南方国际枢纽大港——万山港区及其综合开发概念策划报告》、《珠海(小万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报告》、《珠江口超大型深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研究》、《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等8个专题报告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规划布局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启动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尽快将建设万山深水港纳入珠三角港口整体规划,启动珠江口港口资源综合性开发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成立以来,珠海市有关部门以及众多开发商对万山港区内的岸线、岛屿、港湾、土地、旅游业、渔业等资源作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策划和规划。由于陆岛交通、供电、供水等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搁置了万山深水港开发的机遇。为此,建议先作综合开发策划,后作专项规划。统筹协调和处理好商业港与渔港,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与渔业、旅游业,地方经济开发与国防设施,以及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一是理清开发思路,确立科学规划的思想和原则;二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规划中,把工程技术、行业管理、政策法规、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把各种资源,包括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实践者、以及行业主管者、党委、政府领导决策者的智慧融为一体;三是有利于把策划成果推上市场,引进投资商,把项目资源变成资本,以项目与投资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也可以通过拍卖部分资源,实行滚动开发。最近,已有多家财团找上门,期待政府的开发意图和投资政策引导。

 

(三)建议把建设万山港区放在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层面开展研究。万山港区是独特而又稀有的资源,若能作为粤港澳合作的平台,意义将会十分深远。既可拓展三方合作的空间;又能争取更多政策上先行先试的机会,甚至为 CEPA的深入推动、自由贸易的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各项措施的试验争取理想的平台。

 

(四)珠江口港口资源开发已经有一个历史阶段,最近,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与有关研究部门就万山深水港资源开发利用作了综合研究,提出了《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开发利用战略研究》(草案),建议省有关职能部门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五)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在珠三角港口群中拥有独一无二的由海岛群自然围合而成的港区,其天然的深水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对珠三角港口群起到龙头引擎作用,并极大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将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的开发建设作为实施《纲要》的重点工作予以落实,并将其列为省重大项目,尽快启动。

 

(六)从珠三角港口资源条件来看,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万山港区应当是最佳的首选方案。建议把《纲要》中尚待确定的两个基地——石油储备基地和大型煤炭中转基地,落在万山港区。

 

(七)开发建设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必然是一项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建议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施招商前移,引入国际财团,既要“引凤筑巢”,更要“筑巢引凤”,从而进入一个良性的资本运作模式,有效克服资金瓶颈问题。

 

(八)建议给予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将其设为保税港区,发展保税业务,试行境内关外政策,人财物自由进出。

 

(九)为解决陆岛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保障港区开发建设,建议尽快规划建设横琴至黄茅岛的跨海大桥。同时,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填海造地项目尽快纳入国家和省各相关部门的规划。

 

(十)建议对万山超大型深水港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综合配套和先行先试改革。

 

附:联合调研组成员名单

 

顾问:

 

汤炳权省政协副主席

 

组长:

 

张远贻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

 

余炳林珠海市政协主席

 

周本辉珠海市政协常务副主席

 

黄庆勇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

 

田忠敏珠海市万山区区委书记

 

成员:

 

梁绍棠省政协常委、佛山市原市长

 

赖悦辉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李建浔省政协委员、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教授

 

田秋生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

 

谭练省政协委员、广东公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立文省交通厅港航管理局局长

 

杨三喜省航道局党委书记

 

王明炎省发改委交通处主任科员

 

傅龙珠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黄贞山珠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顾问

 

黄文忠珠海市港务局副局长

 

李丰省政协办公厅正处职秘书

 

何铁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

 

陈青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

 

李建文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

 

刘亮明珠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调研员

 

麦彩虹珠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作科科长   

 

陈建海珠海市政协综合科副科长

 

林亚茗南方日报社政文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