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4月17日,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马宪民率队赴佛山南海和广州花都,实地考察了当地鲍姑艾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佛山南海区西樵镇政府和广州花都区召开了两场专题座谈会。此次调研聚焦推动鲍姑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深入了解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和市场应用情况,挖掘鲍姑艾产业潜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佛山南海区,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丹灶镇和西樵镇的鲍姑艾产业的发展以及和文旅、康养结合的创新模式发展。特别是丹灶镇仙岗村依托南海区卫健局、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支持,一年来通过示范种植基地和“四小园”行动推广鲍姑艾种植,千株红脚艾幼苗已形成特色景观,并与乡村旅游、研学教育相结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广州花都区,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岭南艾谷这一艾草产业综合体。岭南艾谷以鲍姑艾为核心,打造了集艾草种植、艾文化寻根、艾元素康养、世界艾情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康旅产业综合体。这里不仅展示了艾草的多种应用场景,还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艾草的附加值,实现了艾草产业的全链条发展。
在座谈会上,佛山南海区卫健局、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当地艾草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热敏炙创始人陈日新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教授梅全喜也分享了他在艾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委员专家们围绕艾草的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艾草产业作为新兴的健康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郑庆顺、专职副主任彭纯参加调研。
(科教卫体委办 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