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提案第20120221号
案 由:关于加快推进横琴新区“生态岛”
提 出 人:刘立平(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详细内容: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2009年8月国务院批复《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新区未来发展定位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横琴岛未来将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横琴新区生态岛建设的战略发展方向,成为横琴新区全面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横琴新区各项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生态岛”的内涵、建设路径、支持保障系统等尚未明朗,亟需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产业布局、运行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规范和落实,提出系统的建设要求,统筹协调和具体引导横琴新区的生态岛建设工作。现就加快推进横琴新区“生态岛”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网格局。横琴岛四面环水,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原始植被保存完好,一派田园风光,有保存完好的热带自然生态景观。建议委托国内外一流专业团队,编制《横琴新区“生态岛”系列规划》,以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为骨干,充分利用山、海、岛等生态要素,组合、串联各种自然资源和绿色空间,构建“双核、双环、绿楔交织”的城市绿网格局。构建大横琴山和小横琴山两个生态绿核,将大小横琴山高程在50米以上部分山体进行保护;构建以周边水域和生态防护林组成的两条生态屏障环,建设由十字门水道、马骝洲水道、磨刀门水道及南海海域共同围合而成的蓝色生态屏障环和沿海岸线后退120米以上的生态防护林、二井湾湿地组成的绿色生态屏障环,共同维护海岛生态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构建有机分布、网络交织的生态绿楔系统,构建由中心沟形成的“中心生态水廊”,重要交通通道沿线的“绿色交通廊道”和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廊道”形成的楔形绿地系统。
二、提高门槛,鼓励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坚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总体思路,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政府制定出台生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于国家扶持生态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坚持落实到位;凡是符合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项目优先立项申报;对进行生态建设项目投资、创办环保产业的商家和企业,新区管委会应在土地、电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部门各项收费实行全免;对投资生态公益项目建设和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的,推行建设权、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四权”拍卖,激发建设者的积极性;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加入生态项目建设。
三、交通先行,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建立维持横琴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满足横琴新区居民和游客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整体交通效率。横琴新区作为高密度开发区域,轻轨系统应成为横琴对外交通系统的核心,承担起区域间对外交通的大部分出行。横琴新区岛内可在短中期发展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主干道路可先设公交专用道,规划建设BRT系统。加快横琴新区绿岛建设,串联各个主要景点,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健身、果蔬采集、石林探险、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绿道。分阶段开展自行车交通规划建设,优先在口岸服务区、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地,设置休闲健身自行车专用道,再扩展到其他片区,形成完整自行车网络。在居住小区、部分社区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引入“交通宁静化”概念,采用必要的物理手段降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增加步行设施,改善步行环境,增加街道连通性。研究城市重要的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布置在地下,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发展地下商业街、利用地下空间结合建设,净化地面交通;重要交通节点等以隧道方式建设可降低地面交通流量,重要道路交叉口建设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可方便行人过街,优化局部城市交通。
四、适度开发,打造珠三角最大生态森林公园。由于横琴开发程度较低,原生植被保存状况良好。横琴岛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一类是海岸带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横琴岛自然生态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大、小横琴岛是镶嵌在珠江入海口的两颗绿色的明珠。横琴新区应加快推进脑背山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保护横琴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和景观格局发挥重大作用。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对脑背山森林公园“适度开发、挖掘特色”,对公园内主要景点所在区域进行改造,以公园内原有的植物群落为基础,通过人工补植、套种、恢复等措施来构建丰富多彩、生长稳定、生态功能显著的森林景观。通过一系列生态保育计划,使脑背山森林公园成为横琴新区的“绿肺”,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衡。在保护的前提下,将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生态文化相融合,将脑背山森林公园打造成为集登山观光揽胜、临海观鸟赏石、户外拓展体验、沟谷觅幽探险、森林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存生态旅游基地,将珠澳城市景观、长隆国际休闲度假区等纳入森林公园的资源结构中,构成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框架,成为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生态体验型游憩区域。
五、加大宣传,形成生态岛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生态环保和生态建设理念的宣传,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把生态岛建设理念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向生态示范区建设投入,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建设生态示范区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生态经济知识水平,增强绿色发展意识;通过生态岛建设小册子、宣传栏、条幅等,普及推广绿色经济知识,增加民众对绿色经济的理解和认知,引导民众树立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的新观念。应积极开展绿色机关建设。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制定照明、制冷等高能耗设备的限时使用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监督落实;同时把好办公设备绿色采购关,不采购没有环保、节能标志的产品。
办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