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材料(45)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加强文化产业园特色建设 促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
“十一五”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实施了“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战略,相继出台了一批文化产业发展优惠和扶持政策,支持本区域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一些示范园区较好地发挥了集聚效应、孵化功能和典型带动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一、我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全国领先。2006至2012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长水平,占全省GDP比重保持在5.5%以上,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目前,我省文化产业正处于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并存建设发展的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先发和数量优势,并形成了一批定位高、主体突出、招商能力强和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已发展至130个,入驻企业2万多家。其中23家园区和企业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产业带动和集聚效应显著。
然而,在文化产业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各地同质化园区重复建设,相当部分园区运营效率低下。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使得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园的热情高涨,对文化产业园前景看好,纷纷投资建设各种文化产业园。但盲目开发、过度利用资源、不计代价和不顾未来的短视发展,都给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一些问题。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借文化之名开发,规划粗放,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审批宽松,如广州、深圳、东莞等均有动漫产业园区的规划,甚至广州一个地区就有多个动漫园区,致使诸多园区沦为单纯的地产招商机构,入驻关联企业少,重复建设严重,未能起到带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园区发展缺乏特色,未能形成集聚性发展态势。一些产业园对市场和周边环境研究不够,论证不充分,选址不合理,缺乏市场支撑。部分园区企业入驻条件宽泛,追求大而全,没有形成主导核心产业,与本地文化发展特色结合度较低。吸引入驻园区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之间、园区之间没有共生互补性,没有价值链需求,没有产业链联系,形成了一种单纯为集聚而集聚的局面。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沦为单纯的餐饮娱乐园区,创意性企业入驻少,因而,也仅仅停留在园区建设阶段,未能发展成为产业集聚园区。
(三)生态文化的根植性不强,岭南特色体现少。岭南文化包括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三大分支,传统的岭南文化艺术,从粤语粤剧、广东音乐曲艺、书画诗歌、建筑到民俗和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风格和绚丽多姿的地域文化特色。然而,目前省内许多已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与当地文化背景和人文特征的关联性并不强,与岭南特色文化结合较差。企业在区域内生态文化的根植性较差,未能把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地发展。因此就造成了许多文化产业园区没有区域文化特色,甚至有些偏离了文化产业园区正常的发展轨道。
(四)园区服务配套缺乏,难以吸引龙头企业及特色文化企业入驻。文化产业园是否能够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与该园区是否具备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也是园区能否吸引优秀的文化企业常驻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在公共服务平台投入和建设方面激励不足,目前省内各园区普遍缺乏公共服务平台,诸多园区营运机构没有平台运营经验。
二、完善园区特色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规划指导,强化园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政府管理部门应对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园建设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指导,要充分研究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带动本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功能上实行差别化的规划。坚持先重“质”后重“量”的原则,在规划之初防止一哄而上,防止园区重复建设。
(二)制订标准和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园区正确定位发展。文化主管部门应指导园区在区域产业园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域的文化产业基础和优势,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 采取政产学研合作规划的方式,选择那种能真正体现本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政府应该制订比较优势的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对符合发展定位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园区提供包括资金扶持或者税收优惠减免的政策。对缺乏产业支撑、没有比较优势产业和无法达到规模收入的文化产业园区应当进行新的定位和发展模式的规划。
严格执行《广东省文化厅关于文化创意园区(集聚区)的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文化产业园区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和考评机制,鼓励园区多元化特色发展,把是否符合园区发展特色定位作为入园企业的考核评价标准。
(三)整合资源,依托市场,有针对性地培育岭南特色园区品牌。充分发挥文化园区的资源整合优势,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借助当地自身的地理、区域、资源等优势,有针对性培育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园区。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充分展现园区文化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向外辐射,打开市场局面,通过传播手段塑造各产业园区的优质品质与品牌特色。
(四)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应加大对园区配套公共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给予引导和资金扶持,除了委托单位研发服务平台系统外,还要鼓励园区外已经成立的各种企业服务平台如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等进驻园区,借鉴他们成功的服务模式,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和特色文化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