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残疾人士就业的建议

2016-12-16 02:21:0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案第20150089号

案    题:关于加强我省残疾人士就业的建议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分    类:劳动人事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案由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是他们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根本途径。残疾人虽身有残疾,但是热爱劳动,珍惜机会,渴望自食其力,实现人生价值,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关注残疾人就业,其核心内容就是关注残疾人的收入,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给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机会,缩小他们生存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差距,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14年,我省残疾人士有539万人,其中已申请第二代残疾证有120万人,当中处于就业年龄的残疾人士69.53万人,已就业170万多人,未就业27万多人。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26518家,已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单位19.09万家,未安排残疾人就业也未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10.71万家。近三年为残疾人举办的专场招聘会368场,共有5.52万人次参加,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达4.01万人次。相关部门为残疾人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明显。

但是,我省残疾人就业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残疾人就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我省残疾人就业还存在规模不大、就业层次较低、就业稳定性差等问题,歧视残疾人就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几年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数据显示,残疾人就业率总体上不高,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却偏高。

二是还有许多用人单位没有安排残疾人就业。目前,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仍然艰难,多数用人单位并没有依法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特别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依法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也不理想。

三是残疾人集中就业面临新的困难。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特别是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残疾人集中就业受到明显冲击。据省民政厅统计显示,全省福利企业每年还在减少。

四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偏低。由于教育缺失,部分残疾人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社会竞争力,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导致残疾人就业能力低下,大部分从事着低劳动技能和低报酬的工作。

五是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无论从专业化水平,还是从有效性服务方面都亟待提升,搭建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与残疾人求职需求的桥梁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够。

办    法:

  建议:

  一是政府在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中,应更加关注残疾人就业。应认真落实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税务、财政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保证就业保障金足额上缴。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政府要通过给予相应政策上的扶持,使福利企业在改革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落到实处,保障残疾人稳定就业,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开发社区就业潜力,为残疾人广开就业渠道,应保障残疾人的工资标准和岗位稳定性,不断增加残疾人的收入,使他们逐渐摆脱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

  二是加强残疾人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就业登记、信息服务、中介、再培训等服务,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隔离,将残疾人就业市场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当中。并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包括完善自身基地建设,培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形成专业化培训特色;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与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培训,提高残疾人在市场竞争的能力;搞好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定向培训残疾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经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在培训中要加强对残疾人择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要将教育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三是在体制上要逐步改进和理顺。各级残联应参与福利企业的认定、审核和管理。在政策上向残疾人事业倾斜,大连、沈阳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四是加强省及各市、县、区残联就业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逐步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服务场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为残疾人提供规范的就业服务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五是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应对残疾人自强创业和扶残助业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残疾人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残疾人就业对体现党的宗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让全社会都了解和支持残疾人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