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材料(1)
李国清委员的书面发言
——关于大力推行“智慧养老”的建议
目前,我省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现有的养老方式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在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居家安全保障、心理关爱等服务需求上尚有较大差距,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农村人口外流、社会转型加速更是使得养老问题愈加严峻。
“智慧养老”是适应现代信息科技和老年人需求产生的新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改造传统养老的服务方式、管理办法和商业模式,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将老人、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的生活服务。
“智慧养老”的好处是节省人力,一个人在服务中心可以同时监护多位老人,实现养老信息在用户、医院、养老机构、子女之间共享。老年人只要一键呼叫,护理人员就可以根据老人的需要上门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智慧养老”的特点
(一)日常生活管理智能化。在家具、家用电器或室内地板安装嵌入式电子芯片,如果老人忘了锁门,忘记关煤气灶就会提醒或发出警报;热水器可自动调节到比较舒适的温度;如老人摔倒就会立即发出求援信号,等等。
(二)健康护理智能化。可为每位老人建一个电子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方便随时查询。可利用简易的家庭医疗传感器,实时监控老人身体状况,将数据传输到医院,如发现老人异常,医生可及时处理;如突发意外,医生能第一时间收到信息,第一时间赶往施救。
(三)安全监护智能化。让老人随身携带无线移动信号发收器,不管老人到哪里活动都会被实时定位,监控中心可以导航,提醒老人注意路况,老人就不会轻易走失;需要帮助时可及时求助,监控中心收到求助信息,能准确定位,可前往提供帮助。子女们也能使用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设备实时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免除后顾之忧。
二、大力推行“智慧养老”的建议
(一)养老服务要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一是实行“安老”策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依”的需求。老年人,尤其是失独老人、空巢老人,往往需要化解养老风险,解决资金不足、自身权益受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家庭能力范围,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二是实行“养老”策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需求。传统意义上赡养的责任主要由家庭来承担,子女有照料和赡养老人的义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责任也逐渐由家庭单方面负担转向家庭、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三是实行“享老”策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乐”的需求。“养老”和“安老”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而“享老”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老年人所拥有的财富、自由和智慧都是其他生命阶段无可比拟的,老年人更有权利和能力去追求幸福、享受生活,让生活过得健康、快乐而充满活力。
(二)要建立养老服务资源管理中心。智慧养老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手段,收集和整合各方面的养老服务资源。因此,有必要设立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中心,对养老服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该中心主要有两方面职能:一是规划,即统筹、整合及管理各方面养老服务资源,协调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及“安老”、“养老”与“享老”的资源分配,规划布局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的建设;二是监管,即科学制定养老服务的相关产品、行业与产业标准,对养老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提高养老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与实施效果。
(三)要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管理中心。对养老服务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利用是实施智慧养老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设立养老服务信息管理中心,对养老服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该中心的职能是建立养老服务的入网用户、服务机构和产品供应商的信息库,为老年人提供入网的信息服务与需求服务。
随着我省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的被关注度以及专属需求会越来越高,市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也会日益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智慧养老”,用技术手段为老年人的生活插上“高科技的翅膀”,这不仅给养老服务带来福音,而且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发言者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