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机制,以“创新之湾”引领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的提案

2018-01-23 04:11:18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80026号
  案由:关于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机制,以“创新之湾”引领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的提案
  提出人:民进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2017年7月签订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明确指出,国家确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有双层意思:一为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综合优势,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开放中的引领作用;二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说明中央寄希望于广东和港澳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为全国探索新经验、作出新榜样。这是中央交给广东和港澳的重要政治任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对内能有效对接国家战略落地,对外有港澳国际化资源,有条件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以"创新之湾"引领中国第二轮改革开放。
  一、建设"创新之湾"的困难和问题
  (一)空间结构不合理
  广东区域发展明显呈现出东重西轻的态势,这种空间结构的不合理是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市场力量。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东部凭借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产业,推进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了堆头。而与珠三角西部相邻的澳门则产业单一,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也远不及香港,珠江八个出海口都集中在西部,河网纵横,发展之初的首要问题是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二是行政力量。在我国,行政力量配置资源对城市的发展尤为突出,行政级别高的城市通常能获得较多的发展政策支持,在吸引大项目时也有很大优势。早在80年代初期,深圳就升级为副省级城市,广东省随即投资建设了广深铁路,中央各部委也相继带资金和人才到深圳分片包干开发,商业部开发罗湖区、机械部开发笔架山、电子工业部开发深南大道、石油部开发南头、国务院侨办开发华侨城、团中央开发大小梅沙等等。珠海的投入明显不及深圳,至今还是普通地级市。只有让珠海发展起来,才能以三足鼎立之势辐射和带动整个区域联动发展。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要实现珠三角东西均衡发展,仅靠这一份文件和珠海的主观努力还是不够。
  结构性问题是所有发展困难的症结,其中,空间结构又是产业结构和其他结构不合理的痛点,找到问题所在,打通痛点,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才能绵绵不绝地释放出来,否则治标不治本,昙花一现过后又会出现新的停滞。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1.香港饱尝产业结构失衡痛苦。97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深度整合,珠三角成为强大的制造业基地,香港则摇身变为亚洲首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这种"前店后厂"模式至今仍然是拉动香港经济增长的主力。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初尝产业结构失衡痛苦;近年珠三角调整结构,香港服务业失去半壁江山,痛苦进一步加剧。真正困扰香港的是产业结构失衡造成的社会分化,尽管香港经济功能短期内还不会被内地城市所取代,但也走到了不得不调整的紧要关头。
  2.澳门博彩业一业独大,抗风险能力更弱。澳门博彩业的繁荣,一方面来自内地政府给澳门的特殊照顾--开放内地游客到澳门赌博,另一方面来自于2002 年澳门政府开放赌权。澳门开放赌权的初心是想借助美国经验为澳门博彩业注入新活力,带动澳门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但澳门是典型的微型经济体,空间不足,反而加剧了澳门博彩产业单一化发展。2005年中央修改澳门自由行条款,对澳门博彩业产生了约束性影响,但澳门经济能否多元化,仍然取决于澳门政府的政策取向。
  3.珠三角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从整体上来看,珠三角各城市的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但也因此而呈现出群雄逐鹿的诸侯经济现象,尤其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钢铁、石化,以及LED、光伏等新兴产业产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过剩,重复投资、结构趋同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建设"创新之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国家希望广东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抢占全球发展制高点,再创辉煌,为全国树立典范,但再创辉煌的难度远大于初创。改革开放前期广东能够先行先试,是因为全国都在观望,现在没有一个省份会坐着等广东发展好了再行动。广东只有从内部结构上打破自己,才能获得新生。
  (二)可行性
  1.粤港澳大湾区在概念上改变了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原来只有广东、深圳两个中心,现在是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个中心。在过去的30多年里,广东走过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过程。珠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早在1998年就得到了联合国高度赞许,未来我国也将靠生态文明建设的卓越建树赢得世界尊重,高举高打生态文明建设这张王牌,粤港澳大湾区有望以全新姿态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创新发展。
  2.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和五个机场,又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在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可以担当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关键在于,双向开放将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过去我们的经济成长一直依赖大进大出式的外向经济,靠给别人提供物质产品和生产性服务养活着自己,未来的交流内容更多是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精神产品和生活性服务,由文化创新驱?的旅游文化和体育产业将成为整个区域新兴的优势产业。
  三、建设"创新之湾"的实施意见和建议
  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贡献,包括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超强的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缺乏统筹、群龙无首的局面,必须改变各自为阵的行政架构、执政理念、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一)恢复并完善伶仃洋大桥轻轨建设项目,在空间上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
  伶仃洋大桥是80年代后期动议的连接香港的跨海大桥,由珠海唐家湾经淇澳岛和内伶仃岛两个自然岛屿,至香港烂角咀登陆,分支后一路连九龙和维多利亚港,一路连深圳接东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这边也分头与澳门和西部沿海高速公里连接。这个项目前后论证了十年,于1997年12月30日正式立项,并于1999年完成了珠海唐家湾到淇澳岛的起步工程,非常成熟。目前在建的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都是单一的公路桥梁,利用率基本上局限在宝塔上部的精英人士,基层民众很难利用这两个通道谋生和发展,在现有伶仃洋大桥方案中增加轻轨部分,就能有效解决人才和劳动力大批量流动这一难题。
  (二)补齐城市数量短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最大的短板是城市数量不够。按照世界级城市群的标准,20万人口是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规模效应的最佳规模,合理规模是5万;如果城镇内的产业与主城高度互补,规模再小也没问题。但广东1.08亿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只有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平均每百万人不足0.5个,城乡结构很不合理。很多镇已经具备了城市经济规模,因没有设立为市,无法做城市规划、享受更好的公共产品配置。这是制度安排上的滞后。
  调整区域和城乡空间结构,重点解决被动落后一方的问题,是解决所有结构性问题的突破口。《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赋予了广东先行先试的权利,如果广东按照5万人口以上的标准,在县域范围内切块设市,赋予其副县级市的管理权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设市成本,彻底解决城乡、区域、产业和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道难题。
  (三)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建设与全球经济中心相匹配的全球文化艺术中心
  创新不是大家都去做高科技、云计算、大数据,文化产业也是实体经济,文化创新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源泉。100年前巴黎是全球的艺术中心,之后纽约取代巴黎成为新的全球艺术中心,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取代纽约成为新的全球艺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领先性,体现在组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民工在最短时间里高效率从事现代化工业生产。这种宠大和多元的组织能力,抹平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创造了一种更加自由开放的艺术经济形态。目前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原因是政策不到位。建议借鉴高科技产业相关政策建立三个产学研文化创新分中心,重奖原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集聚规模化艺术创作群体,推动文化艺术成果与其他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激活新动能,引领全世界进入艺术新时代。
  1.广州广府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是广府文化大本营,上溯先秦,是中原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融合的结晶,包括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广东美食和广东民俗等丰富内容,覆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全境,有充沛的产业资源和广阔市场。
  2.深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艺术中心。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活力四射,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气质的现代城市文化,适时提炼升华深圳的城市文化并转化为文化艺术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珠海、香港、澳门海洋文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艺术中心。珠海是海洋文化发源地之一,珠海高栏港宝镜摩崖石刻被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郑和七下西洋大航海和中国近代史与西方人交往,都与珠海有很大关系,也与香港、澳门有很多交集。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迫切需要挖掘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为支撑,盘活珠海、香港、澳门的海洋文化资源,厘清中西方文化融合过程,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