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持续优化粤澳非营运小汽车业务的提案

2019-01-25 23:21:5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86、提案第20190086号
  案    题:关于有效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持续优化粤澳非营运小汽车业务的提案
  提 出 人:李从正(共1名)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    容:
  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港、澳各界代表团的时候,对代表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香港、澳门能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建设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努力把港澳地区打造成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二是要更加踊跃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繁荣的大湾区贡献一份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基础建设和创新政策,当中包括取消"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要求,出台"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以及"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这些惠民政策既能让港澳台居民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为港澳居民更快、更深度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生活创造条件,也让粤、港澳居民能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再加上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及创新、便捷的通关模式,这让三地陆路交通往来日益频繁和密切。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国家通过创新政策措施的实践,了解居民的实际需要,让创新政策措施更接地气,更好地优化各项行政业务,更贴近人民生活的需求,让港澳居民获得更大的便捷感和幸福感。广东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了给粤澳两地人员往来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一直致力创新改革多项政策措施和业务办法,特别对粤澳非营运小汽车业务方面,持续推出了多项便捷措施的安排,包括一站式快速通关,车辆识别电子标签,取消驾驶人每年的体检要求,非营运小汽车六年免检和网上办理往来粤澳直通车的多项业务等。不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即使我们在处理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也要在继续走下去中加以解决、加以克服。就优化粤澳非营运小汽车的往来和办理申领与延期业务方面,相信仍有不少改善空间,克服最后一公里。因此,通过访谈和互动探讨的方式,归纳了一些仍有改进空间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网上办理粤澳非营运小汽车的延期申请和以电子批文卡取代旧式的纸本批文,此优化举措不单大大提升了服务水平和便捷性,更为进一步通过大数据互联互通等技术创造持续改进的条件。现时,申请人在网上办理申请后,仍需把一些文件以邮递方式寄回审批部门。其中包含一些涉及个人资料的重要文件,对于这些资料其实并不适合以邮寄方式处理,有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因此,建议考虑其他方式回收这部分资料,如通过珠海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交收;或通过网络数据化把电子批文卡与一站式快速通关的车辆识别电子标签卡结合,以网络虚拟化批文取代现时的实体电子批文卡;
  2.随着网络化和数据化的全面发展,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是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的关键。现时,即使车辆批文延期后,市民仍需到珠海边检和海关递交文件核实及备案,在办理上述手续后才算完成所有业务程序,但报备材料与审批延期的文件内容基本相同。因此,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的方式,减少人力消耗成本,简化纸质报备的传统做法;
  3.港珠澳大桥开通,往来港澳车辆通行安排采取了新模式,往来澳门的香港车辆以电子车牌方式取代了实体车牌。香港车辆经港珠澳大桥进入澳门后,与澳门警方在道路上的执法并不存在冲突,因此,以电子车牌取代实体车牌的模式值得借鉴,而且可为日后研究全面开放澳门非营运小汽车进入湾区起先行先试作用;
  4.逐步开放粤澳非营运小汽车免加签使用港珠澳大桥口岸往来,有利于充分使用口岸资源和提升大桥的使用率。但另一方面,据部分驾驶者反映,过去曾试过在批文延期后,不知为何被取消了其车辆经横琴口岸进出,令其费解。在现时往来粤澳车辆不断增加且频繁的状况下,口岸通行压力大,除了一些特定车辆外,一般车辆为何仍要就往来口岸加签。若申请时,申请人未有注明从拱北及横琴往来,就可能最终只容许经拱北口岸往来。因此,建议改为若非特殊标注,一般车辆都能免加签经珠海、澳门各口岸往来两地;
  5.针对粤澳非营运小汽车的申请条件不同,其许可行驶笵围大致分为全国和广东省内,但随着港、澳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要求,港澳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往来也日趋频繁,因此,建议将许可行驶笵围统一放宽为全国,有利于增加港澳与内地其他城市的交流。
  对于相关外判服务方面,建议对俗称"上牌"的外判业务加以规范化管理及整顿,避免出现商品兜售和非业务人员参与"上牌",从中收取小费、差额获利等现象;此外,对于汽车检验业务方面,业务规范比过往良好,但仍存在改进空间,例如检验过程中涉及的人为因素问题,或是购买保险的方式和选择保险服务公司等问题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