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市域公共住房建设城际合作,助推安居广东早日实现的提案

2020-01-14 00:40:26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416
  案 题:关于跨市域公共住房建设城际合作,助推安居广东早日实现的提案
  提 案 者:聂竹青
  类 别:综合
  内容:广东省是一个人口净流入大省,其中外来流入的人口又主要集中于深圳、东莞、惠州等大城市。作为人口红利的主要受益者,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飞速发展,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也始终是各大城市的普遍难题。没有“安居”,何来“乐业”,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的积极建设者,城市却不能为他们建设一个可居之地,这降低了城市的“温度”,也降低了建设的热情。各级政府和各地政府应该努力做好“服务者”的角色,只要对人民有益,对解决居住问题有利,就应该积极尝试,努力探索,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为公共住房建设找到一条跨市合作、多方共赢的新模式。
  一、深莞惠共同面临住房资源紧张的问题。2018年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将建设筹集170万套各类住房,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不少于100万套,努力解决好新时代各类群体的住房问题。目前,深圳市土地资源遇到瓶颈,难以持续增加住房供应。东莞和惠州土地可使用面积比深圳大,常住人口比深圳少,但是由于城市建设和公共基础建设不如深圳完善,房源供给和消费需求的矛盾趋于紧张,也面临着公共住房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价格低廉公共住房缺口比较大。
  二、深莞惠的交界地区自发形成组团趋势。根据近年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深圳全市约有8万人在深圳工作,在邻深片区居住,其中居住在东莞占67%、惠州占18%、香港占15%。从跨市域交通通勤数据分析,深圳与东莞、惠州的交界地区有形成新的组团趋势。例如,深圳的沙井、松岗、公明、光明等与东莞的长安镇、虎门镇、大岭山镇联系强度已经超过了和深圳其他区域的联系强度,自发形成了新的组团。随着大都市圈发展及区域协同进一步加强,未来职住关系也需要在更大的区域空间尺度进行研究与统筹。
  三、关于开展跨市域公共住房建设城际合作的建议。开展跨市域公共住房建设,既能缓解深圳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的建设筹集压力,部分解决深莞惠三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又能促进东莞、惠州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发展,是一举多得、便民利企的利好政策。故此提出以下建议:(1)设置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建设跨市域公共住房探索在市域交界处、轨道沿线,建设占地1-2平方公里的配套齐全的大型安居社区。出于不占用东莞、惠州受建设用地指标等因素的考虑,建议广东省在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对深圳的建设用地指标予以倾斜,设置专项用地指标用于临深片区(东莞、惠州)合作建设大型安居社区。(2)建立深莞惠区域协调机制解决配套政策问题请省政府协调深圳、东莞、惠州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就临深片区合作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涉及的户籍、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的突破进行沟通,将区域联动向纵深推进,推动建立都市圈城际住房合作机制。(3)推动深莞惠城际公共交通协同发展请省政府统筹协调深圳与东莞、惠州等地区的城际公共交通接驳和线路规划工作。通过推进城际线建设,大力推进深莞惠三地边界地区合作共建,实现空间、功能和设施的协同发展,形成深莞惠一体化通勤圈。结合轨道交通和产业布局,通过合作建设、互惠共享、税收分成等方式在临深片区开发建设大型安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