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提案

2020-01-14 00:51:3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案 号:20200207
  案 题:关于推动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民建广东省委会
  类 别:科技
  内容:
  广东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和我国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制造业基地,工业机器人需求量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3.08和4.5万台,平均增速26%,产量平均增速17%。服务机器人迅速崛起,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占29.5%,培育了大疆、优必选、极飞等优秀企业。特种机器人在全国72家较有代表的企业中,20家来自广东,主要集中地深圳被誉为“安防之都”,巡逻巡检机器人发展势头强劲,领跑全国。
  一、产业存在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应用人才供应不足,行业标准有待规范,专业展示平台缺乏,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
  二、建议
  (一)企业集群发展方面
  1.引导同一细分领域或新业态企业集聚发展。制定十四五规划时着力布局大的产业方向,大力推进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打造产学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布局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链集聚和联动发展。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利用大湾区各城市的资源和优势,支持机器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3.培育扶持成长型企业。高度关注有发展前景的机器人中小企业,帮助细分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引导和培育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企业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
  4.引进国内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核心技术的研发及生产企业落户广东。对引进的机构或个人给予重奖,对引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二)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方面
  1.攻克技术短板。开展前沿技术,研究重点提升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减速器等产业共性技术和解决瓶颈问题。
  2.推动先进服务机器人研发。加强人工智能、神经工程和机器人前沿技术在服务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加快发展人机交互、脑-机接口、人-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推动医疗康复、养老陪护、残障辅助等专业化机器人产品的转化应用。
  3.加大智力投资。聚拢大湾区的技术研发专家、人才培养专家、企业家领袖,建立专家委员会,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等,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三)人才建设方面
  1.吸引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利用大湾区开放性平台,大力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团队、科技领军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合作、交流讲学等活动,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科技工作者落户,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进驻。
  2.加强学科建设。大学和高职院校开设机器人技术学科,加强配套支撑的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师资队五、专门实验室等建设。
  (四)金融支持方面
  1.加大机器人领域创新投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全省各级各部门的科技和产业化专项资金,对重点核心科技创新项目予以“一条龙”支持。
  2.建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或龙头企业专项扶持基金。大力支持机器人设备的融资租赁,将融资租赁利息补贴标准与银行基准利率持平。
  (五)标准体系建设方面
  1.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成立广东省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负责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常态化、有序化。
  2.加大标准化工作经费投入。统筹科技、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设立机器人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把关键标准的研究验证和宣传推广工作纳入支持范围。
  3.开展标准修订。按照“对接国家、急用先行、共性先立”的原则,重点制定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术语、通用要求、设计、接口、通信、测评、安全、软件、可靠性、模块化等基础共性标准,以及重点行业应用标准。
  (六)重大平台建设方面
  1.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构建以机器人协会、创新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为关键节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创新网络,引导集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其他创新资源,为机器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的服务支撑。
  2.完善产业支撑平台。建设机器人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设施共享、知识产权和信息服务等服务平台,支持无人机/船大型测试基地建设。
  3.建立“三库”。梳理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行业共性技术、“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建立“问题库”,组织中国科协和港澳青年专家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诊断;搭建优秀项目“成果库”,组织优秀成果举办路演活动,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建立高端青年科技“人才库”,为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人才支撑。
  4.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机器人展览会。举办世界级机器人展会,汇聚全球创新成果、先进技术、高端项目、领军企业,将展会打造成有规模、有品牌、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行业盛会,成为展示我国机器人技术水平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