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材料之八十五
民进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加快完善心理应激干预机制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性和严重性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2019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对复学复课后出现的新情况,省教育厅在2020年9月底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从完善工作机制到营造良好氛围,一共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所以,我们认为,应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看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和重视不够。从学校到家长,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对纪律和成绩比较重视,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容易忽视。很多任课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一些家长对小孩心理健康问题不关注。
(二)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比较匮乏。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设心理教育辅导室,配套软件器材也缺乏。
(三)心理教师资源不足。我省中小学普遍存在专业心理教师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和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调研中发现,我省某县有近30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仅9名,绝大部分小学和60%以上的中学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四)缺少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干预机制。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较长时间的停工停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停学期间虽然开展了网上授课,但开展特殊时期心理辅导干预不够,部分学校甚至复课后立即组织摸底考试,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新冠疫情暴露了我省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灾难方面缺乏相应的心理应激干预机制和心理服务体系。
二、建议
(一)设立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配套设施。设立省、市、县分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配套设施、教材及教具;发挥各高校心理学专业师资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智库,有需要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完善短板,引领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对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其他科目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纳入教师师资培训计划中。定期为全校教师尤其是针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应对特殊心理状况学生。目前,学校心理教师应对特殊心理学生还是存在条件与能力不足,需要建立完善心理应激干预机制与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妇联、义工等相关组织联合开展对特殊心理状况学生的帮助治疗。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社工进学校。
(四)广泛发动各种支持力量,构建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立体服务体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知,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立体服务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让中小学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