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的建议

2021-02-25 23:57:3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之六十五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的建议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试点工作,2019年12月底出台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将11个地区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是我省唯一入选地区。
  广清接合片区涵盖广州市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和英德市连樟片区,面积约9978平方公里,涉及面积广、发展差距大、城乡结构复杂。试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亟待加大支持力度,破解当前在土地、人口流动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对于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跨区域城乡融合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发展用地资源配置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引导不足。截至2019年底,广州片区实现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40万亩,清远片区整合耕地25万亩、土地入股总面积5.6万亩。但总体上,片区农村发展用地资源配置少,交易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缺乏政策支撑和引导,探索力度不足。
  (二)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二元差距,农村居民落户城镇的积极性并不高。当前,大量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在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城镇居民相等的待遇。部分农村居民由于担忧落户城市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加之附着在农村户籍上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收益权所带来的收益,落户城镇的积极性并不高。
  (三)产业合作水平不高,乡村产业基础薄弱。目前,广清两市签署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实现产业梯次衔接、互补互促。但两市产业合作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乡村产业基础薄弱、质量效益不高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建议
  (一)加强省级统筹和协调。一是在省级层面设立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加强指导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区际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协同对接,推动规划建设任务落地落实等。二是在省级权限范围内加强改革授权,加强省级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保障,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供给等。
  (二)支持广清接合片区探索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一是支持片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省级单列。二是支持片区积极推进宅基地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逐步形成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土地权益自愿有偿退出的可操作的制度安排。三是支持片区积极探索,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同时,允许片区内建设用地跨市交易,村社集体、农民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红利。
  (三)支持广清接合片区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片区内破除妨碍各类人力资源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政策障碍,逐步实施全面放开限制的户口迁移政策。二是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基准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带来的基本公共服务刚性支出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借鉴北京等地做法,推进“农转居”人员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同城镇职工和居民标准接轨。三是建立完善鼓励和促进人才、技术、资本进乡机制,充分撬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发展。
  (四)优化产业共建机制,推动广清接合片区城乡发展。一是优化广清产业合作机制。完善有效激励的利益共享机制,重点推进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等一批广清产业协作平台建设,在省的权限内,支持广清合作园区享受粤港澳大湾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合理定位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发展都市型农业,推动区内农业生产经营与其他产业互相渗透,支持片区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三是支持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清远长隆项目建设步伐,将片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康、养、医、游”的颐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