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材料之二十八
尹利平委员的书面发言
——弘扬普通人的正能量 助力平凡人的中国梦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由亿万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构成。“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人民英雄”“时代楷模”“大国工匠”各级劳模,是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领头雁,我们在大力宣传、弘扬他们的同时,更应当充分发掘社会各界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掘和弘扬人民群众身边普通人的正能量,帮助更多奉献在基层的平凡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一、存在不足
(一)媒体“流量至上”意识需要调整。社会上,特别是大多数媒体误认为普通人缺少流量,正能量不能吸引人,认为娱乐明星、名人精英、富商巨贾才有流量;不少媒体热衷于挖掘名人、明星绯闻,热衷于制作传播不辨真伪、不辨良莠的八卦轶事来获取流量。甚至在一些人眼里,“流量”二字已经等同于迎合取悦、贩卖庸俗、低俗媚俗,明明是在带偏舆论走向,拉低社会道德下限,却还美其名曰某某某“自带流量”。如此所谓“流量”,传播越广伤害越大。
(二)正能量宣传覆盖面需要扩大。我们对于正能量的宣传,对于政府机关评选出来的优秀集体和个人代表,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大国工匠等,都有很多宣传渠道大力传播他们的事迹、成长路径、追梦故事等。但是,对于大多数在平凡岗位做出的点点滴滴感人故事、正能量,往往得不到及时和充分的传播。
(三)正能量宣传渠道需要拓展。当前,对于正能量宣传的主要渠道是官方和半官方媒体,宣传的重点集中于政府机关评选出的优秀代表。在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自媒体蓬勃涌现的当今,要发动社会力量,充分运用和调动好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参与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广泛宣传社会正能量,发掘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讲述平凡人追逐梦想的故事,让正能量的宣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成“我也可以做到”的社会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四)衡量人成功与否的社会评价观念需要转变。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普通人眼里形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挣钱多少成为社会上一些人衡量成功与否的主要评价观念。思想决定行动,这样的社会评价观念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巨大的阻碍。
二、建议
(一)引导媒体调整自身意识。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普通人中涌现出大量正能量的故事,事实证明,最大的“流量”来自这个社会精神上的真正共鸣,来自人同此心的美好价值,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情感。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媒体将关注的重心投向千千万万伟大普通人,从他们身上寻找生活的美、风气的正。
(二)扩大正能量宣传覆盖面。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正能量“领头雁”时,可适当将目光投向普通民众可以企及的、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拉近普通人可以效仿和学习的距离,形成“正能量”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追梦人的经历自己也可以模仿的良性社会心态。
(三)引导和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引导、发掘和扶持社会媒体、自媒体力量,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正能量事物宣传,形成宣传正能量故事为荣,传播不辨真伪、不辨良莠的八卦轶事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通过倡导正能量逐渐扭转不当的社会评价观念。通过在人民群众中倡导和宣传正能量,发掘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为精神境界与行为高尚是社会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和成功的标志。
(发言者系东莞市弘智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