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力促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2021-02-26 00:55: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之二十二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关于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力促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工作部署,北部生态发展区要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一、当前我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和发展难以平衡。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要承担多种生态功能,诸多经济效益高但对环境存在损害的产业不允许进入,而其他经济效益较好同时环境友好的产业缺少进入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红利释放不足。北部生态区虽然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丰富,但缺少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软硬件条件和发展机制,在产业活动中不能切实有效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较低。北部生态区的经济规模和总量偏小,工业的支撑作用不强,产品的利润和附加值有限。北部生态发展区要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离不开省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给予大力倾斜支持。
  二、大力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产业的建议
  (一)对北部生态发展区大型企业申报省级产业园(特色产业园)给予政策支持。依托大企业现有的土地再开发再利用,引入上下游企业,是推进企业产业转型和产业链打造的有力手段,也是完成省要求在2022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地达到50%比例的较好途径。北部生态发展区地市正在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如韶关的大型工业企业韶钢拟将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引入下游产业链,打造新型特色产业园和钢铁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韶冶也在推动可开发利用土地,建设中金岭南韶关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制造基地。建议省指导并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大型企业申报省特色产业园或产业集聚地,纳入园区管理,同时在“工改工”土地、环保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做强烟草产业。烟草产业在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北部生态发展区部分地市的烟草指标偏低,以韶关为例,2019年韶关全年的卷烟产量仅约为41万大箱,只占广东中烟公司年产量(约230万大箱)的17.8%,占比偏小。建议省协调广东中烟公司,进一步提升北部生态发展区地市的烟草指标和优化烟草产品结构,逐年增加北部生态发展区地市每年的卷烟产量指标。
  (三)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大数据产业。2020年6月,省工信厅印发了《广东省5G基站和数据中心总体布局规划(2021—2025年)》,北部生态发展区地市中的韶关、梅州、清远、云浮分别成为了全省九大数据中心集聚区之一。建议省协调解决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以上地市大数据产业园的基础设施投入、产业项目扶持,并引导广州、深圳等市的动漫、手游等数字创意企业到北部生态发展区投资建设,提升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四)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产业集群布局。围绕省“双十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的定位,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地市正在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但普遍存在龙头企业或产业链主企业缺乏的问题,建议引导对应的重大项目、优势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落户北部生态发展区,并对优质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方面给予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等相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