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纳入义务教育课程的建议

2021-02-26 01:17:4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之六
  吴占求委员的书面发言
  ——把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纳入义务教育课程的建议
  建设“健康中国”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绘制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高水平全民卫生应急素养是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条件。公共卫生素养培育不仅要关注成人卫生素养的“补课”,还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共卫生习惯。
  一、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卫生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离不开卫生健康教育。根据《2019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省14周岁及以下儿童有1875.62万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卫生健康教育情况尤为值得关注。
  (一)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突出,反映该群体卫生健康意识不足。据统计,我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4%,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近视率为33.5%、初中生近视率为71.3%,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此外,我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为11.8%,超重肥胖问题突出。严峻的健康问题是卫生健康意识不足、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结果,亟需社会、学校、家庭对卫生健康教育引起重视。
  (二)家庭公共卫生素养不足,导致儿童青少年卫生健康教育极度依赖于学校教育。学校虽设有卫生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但因非升学考试科目,大部分家长不会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课外卫生健康教育。部分家长即便是想要进行卫生健康教育,但碍于公共卫生素养不足,缺乏相应背景知识以致教育有限。
  (三)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滞后,无法跟上公共卫生发展形势。目前,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由校医、班主任、体育老师等非专职专业人员兼教,且多与班会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相结合。教学内容以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知为指向,内容单薄、零散,不利于学生全面整体掌握知识。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内容缺失已无法跟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公共卫生发展形势,不利于儿童青少年卫生健康素养的全面培养。
  (四)相关部门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相关部门较少提供政策性支持,为学校搭建卫生健康管理团队,无相应奖惩制度。卫生健康教师配备编制少,缺乏师资培训,专业化、职业化道路晋升难,制约卫生健康教师的人才队伍发展。
  二、建议
  (一)把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将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整合,成为学校必修课或选修课,由教育部门与卫健部门组建专业团队、整合资源、共同研发、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配备辅助课件、教具,保障课时,开展系统化地长效学习。
  (二)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和授课团队。全力普及“健康副校长”,可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和医院聘请专业医师担任,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整体规划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充分运用校医、心理、体育、生物教师或招聘有医学背景的教师组建专业化授课团队。
  (三)开展适宜的教学评价机制。制定明确措施和奖惩制度,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督导和评价,为中小学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在不额外增添记忆背诵学习压力下,开展过程性评价,采取实践性、操作性、场景型、互动型的考核评价手段。
  (四)以点带面,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多项宣传活动,加强社区教育,提升公众公共卫生整体素质。
  历史上霍乱、痢疾、SARS、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事件一直警示人们对未知病毒不能掉以轻心。将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有助于推动由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家庭配合、人人尽责的卫生健康教育格局,共同实现“健康广东2030”行动规划。
  “讲卫生、懂防疫、会医学、重健康”必须从娃娃抓起。“万病疾苦”防范于未然。
  (发言者系江门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