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广东省成立古籍管理机构及《岭南文献集成》出版的建议

2021-02-26 01:20:3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大会发言材料之三
  倪腊松委员的书面发言
  ——关于推动广东省成立古籍管理机构及
  《岭南文献集成》出版的建议
  岭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尤其是明清以至近代尤甚,不但各类人才如涌泉般出现,而且著作之盛,亦超迈前代。但一直以来,广东对历史典籍文献的整理,与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强省的地位相比,远远不能匹配。与其他省市相比,也相形见绌。比如福建省,2019年就启动了《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计划,全方位对福建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及数字化。再如其他各兄弟省份,湖南有“湖湘文库”、浙江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文献整理仅为工程中的一个小版块)、山东有《山东文献集成》、云南有《云南丛书》等等,都是超大型的地方文化建设基础工程。虽然我社自上世纪80年代就策划了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库”系列丛书,但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局限,只涉及到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一个很小的领域,而对于更加海量和厚重的岭南古籍文献未能也无力组织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出版。
  对地方历史文化典籍的整理、抢救,是一个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一个地方文化赖以传承发展与繁荣光大的根基和源泉,关系到千秋万代。从上到下重视此项工作,并付诸实践,对于总结一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梳理过往的历史经验,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项工程类似城市规划建设的“三通一平”,周期长回报低,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大,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很小。
  建议:
  (一)政府层面高度重视,设立专门机构指导、管理、联络,每年财政预算有专款进行资助。参照国家的做法,在政府部门成立广东省古籍文献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联络、协调、指导岭南地区(广东)有关单位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并由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岭南典籍的整理出版工作。
  (二)成立古籍文献出版机构,负责岭南(广东)地区的古籍文献出版。目前整个华南地区没有一家古籍专业出版社,华南地区的古籍出版大多由各地人民出版社及其他一些出版社承担。岭南(广东)地区古籍数量众多,且因气候的原因不易保存,秉持抢救性挖掘、专业化出版的原则,成立专业的古籍出版社是时势所趋、实际所需。基于广东人民出版社一直以来主要承担着岭南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可在此基础上推动专业古籍出版社的成立。通过专业古籍出版社,有助于更专业、更高效地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对岭南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与抢救性出版,有助于更积极主动、全面深入地挖掘岭南传统文化中有助于提高治国理政智慧的优秀内容,有助于促进大湾区内的古籍出版资源的统筹与整合,从而将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典籍出版做大、做强。
  (三)加强规划统筹,全省一盘棋,整合各地资源,化零为整,打造《岭南文献集成》《岭南丛刊》及其数据平台。广东一直都在进行岭南(广东)典籍的整理,如较早期的《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岭南丛书》等,近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广东各个地区、单位亦加大了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专题性的如《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近代华侨报刊大系》《海外广东珍本文献丛刊》《岭南中医药文库》《清代稿钞本》等,综合性的如《广州大典》《中山文献》《东莞历史文献丛书》以及即将出版的《茂名文献丛书》《韶关历史文献丛书》等。这些成果,规模较大,动辄数十册数百册,这也正说明岭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但目前来看,整体规划性不强,各地、各单位的资源交叉重叠,且各自为政。因此,与设立领导管理机构相对应的,是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加强规划、统筹,整合资源,创新模式,避免古籍文献整理出版这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一是策划《岭南文献集成》项目。对全省各个地级市的古籍进行摸查、编目,然后立项,最后形成全省21个地级市的文献书目。与各个地方政府进行人力、财力、物力上的紧密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21个地级以上市的地方文献,按统一版式、统一规格、统一装帧设计,完成出版。相信此项工程完成后,《岭南文献集成》将会是广东有史以来最大的出版工程,同时也将是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成果。二是策划《岭南名人堂》项目。对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大家,收录其全部著述,编成个人全集;对比较重要的名家,收录其主要著作,编成个人专集;另外将某些领域的著述,如地方史志、谱牒、碑刻、图册、绘画等,汇编为专题性文(图)集,然后进行深度整理(标点、校勘、注释等)。三是适应当前出版趋势,对上述《岭南文献集成》《岭南丛刊》的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平台,以化身千亿,推动这些成果落地使用。
  (发言者系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新闻出版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