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减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案

2021-01-21 23:10:2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
  内    容:
  十三五时期,我省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广东经验”。具体经验为:1.落实帮扶责任,不遗余力。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300多亿元,减贫250多万人,484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主动承担桂川黔滇4省(区)93个贫困县、580多万贫困人口的扶贫协作任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40多亿元。2.促进产业就业,授人以渔。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4.8万个,带动贫困户62.8万人,年人均产业增收2400多元。累计建成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1022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7020个,帮助全省40.14万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就业增收1.8万元。3.完善民生保障,政策兜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扶贫,筑牢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至6384元以上。
  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及时提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作为“十四五”期间减贫工作的重点任务,我省要统筹建立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帮扶减贫长效机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全省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薄弱环节与问题
  (一)体制机制衔接过渡有待加强。各地市尚未专门出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细则及实施方案。“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医疗、教育、就业奖补等政策需要上升为制度巩固延续。
  (二)贫困户防返贫监测需要跟进。部分脱贫户因病、因残收入不稳定,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原有边缘户因病、因灾或失业等需要大额开支时,容易成为新的贫困户。
  (三)产业发展散、小、弱亟待破解。农业项目存在规模小、技术管理经验不足、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等问题,抗风险能力差。
  (四)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能欠缺。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乡村振兴人才短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
  二、我省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培育内生动能,推进减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措施总体稳定。充分吸收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成果,将其融入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建立省、市、脱贫县、对口帮扶市共同分担的乡村振兴开发资金联合投入机制,新增项目资金优先向产业基础设施倾斜、补齐短板。实施帮扶干部队伍轮换和继续留守巩固。发展良好的脱贫地区可逐步减轻驻村队员力量,集中精力分镇、分片区部署乡村振兴工作队。
  (二)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筑牢防返贫的“防护堤”,建立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精准防返贫帮扶方案,设立帮扶资金和项目库,完善公益岗位、就业对接、技能培训或兜底措施。补足脱贫地区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普及学前教育,扶持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扩大大病和慢性病救助范围,降低基本医疗费用,防止因病致贫。
  (三)研究部署脱贫地区主导产业选型布局、结对共建,夯实产业基础。深入研究脱贫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协助制定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推动广东梯度产业转移与对口帮扶地区合作共建。加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与粤桂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的协调联动,打造面向东南亚的产业腹地。加强广东对口帮扶地区生态、文化、非遗等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企业领跑”,进一步释放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对接的政策红利,以税费减免、奖补等激励措施,提高企业投资热情。
  (四)完善“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以电商推动脱贫地区产品畅销和品牌化。帮助脱贫地区打造集货物仓储、集散、配送、中转为一体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区域流通中心,设立县乡物流网点,建立与广东现有交易市场、物流基地、贸易协会的合作机制,探索推动农产品国际配送和转口贸易。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开展农产品特色品牌培育,建立电商示范产业园,培育一批农村网络直播带货员,精选适合网购的爆款产品,打响网络营销战。
  (五)以党建促进政府服务效能提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善治格局。积极发现、培育、选拔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创业致富带头人中的优秀党员纳入后备队伍,加强跟踪培养和推荐使用。建立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村民小组、合作社的小微权力清单,强化对三资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脱贫地区产业招商选资和服务能力,转变政府服务理念,加强审批制度改革、服务模式创新、降低行政成本。
  (六)加强脱贫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移风易俗。着力提升脱贫户家居小环境和村庄大环境,以环境提升塑造文明乡村。积极为乡村文化展示、文化产品开发搭建平台,守住文化的根、留住乡愁。探索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依托专业团队进行品牌策划、市场推广,将农耕文化、建筑文化、传统工艺等元素与现代生活体验相生相融,将传统文化智慧结晶打造成市场潮牌,成为促进增收、文化富民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