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
内 容: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讲人才振兴作为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支撑。开展乡村建设,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再多的资金也难见成效。但当前我省农村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乡村建设的要求,乡村人才匮乏是目前、也将是未来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振兴乡村人才迫在眉睫。
一、乡村人才匮乏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
一是乡村振兴年轻后备人才支撑不足。受传统思想偏见影响,年轻人普遍不愿意报考农科专业,乡村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据了解,高校农科类专业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录取考生80%左右为调剂生源。广东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毕业的农林牧渔类学生(含专、本、研)仅占当年度毕业学生总数的1.49%;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广东3大农业专业院校之一,涉农专业招生数量也仅约占全校招生总量的20%,主要原因是农科生源不足。与此同时,农科学生毕业就转行的现象比较突出,2018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方向就业的毕业生人数2974人,仅占农林牧渔类专业毕业生总数的42%,即有近6成的农科学生一毕业就转行。
二是大学生下不去、用不好、留不住现象比较突出。受“尚工不尚农”传统思想观念和基层待遇低、农村环境差、水土不服、职业前景不明等现实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向往大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等多个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到乡村干事创业的意愿较低,据了解,2018年农林牧渔类毕业生在珠三角9市就业率达82.7%;赴粤东西北地区就业比例仅为11.7%。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大学生比例更低,2018年广东直接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高校毕业生仅为779人。
三是农民教育支持政策不完善。当前我省农民整体素质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亟待提升。广东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有1233万,其中55岁以下的超过800万,占比66%;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仅占11%。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自全省铺开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以来,至2019年我省认定数量仅为4.5万人,不到浙江省的5成。农民教育存在培训投入少、散,如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仅有中央资金,没有省级配套资金,江苏、湖北、福建、浙江等省均有省级配套资金3000万元-1亿元,此外还存在培训政策不系统、培训目标欠长远、培训形式单调刻板、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生产等问题。
二、推进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的有关建议
一是系统调研乡村建设人才需求。建议根据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调研我省现阶段及未来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目标明确、梯队合理的乡村人才振兴方案。
二是加大农业院校的支持力度。年轻人是我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当前农业院校仍然是培育乡村建设的后备军的主战场,建议增加农业院校的招生指标,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建设投入,尤其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提升农业院校办学水平,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农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要鼓励吸引年轻人特别是农村孩子学农知农,可试行对农科类学科的学生费用实施部分减免或者全免的政策,增大农科年轻人才的基数。或者借鉴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经验,针对亟需的乡村振兴人才实施定向招生、公费培养。
三是完善选调生和“三支一扶”制度。选调生和“三支一扶”政策是大学生到乡村干事创业和乡镇补充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近年来由于发展前景明朗而受到年轻学子的普遍欢迎,据了解,2018年全国“三支一扶”录取比例平均在10:1,这些人才大部分最终能留在县镇,真正发挥作用。建议根据基层需要扩大招募规模;在本科教育已经相当普及的今天,提高招募门槛,可逐步将招募人员的门槛上移至本科及以上;招募人员向农业院校倾斜,农业院校农村生源比例较高,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9届农学本科毕业生中,农村生源占比50%。这些农村学子更适应农村的风土人情,更懂得农业农村的运作模式,对改变农村的现状更迫切、更执着,更容易在乡镇县城扎根。
四是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目前千万农民生产经营者特别是50岁以下的农民仍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建议总结我省“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等成功实践,借鉴荷兰、丹麦等农业强国经验,根据我省实际,以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目标规划为导向,整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培训资源,通过校(所)企合作、校(所)地合作等多种形式,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科学设置各种级别的课程 ,从专业技术培训到商业能力提升,从初等职业教育到正规大学教育,系统构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实施“农民上学,政府买单”的普惠政策,统筹推进支撑乡村振兴的高级、中级和初级人才培育。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建设,摒弃形式化、任务式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推进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以订单式、启发式、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田间地头、农事季节,提高职业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