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民革广东省委会
内 容: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科技创新作为关系全局的工作,摆在“1+1+9”工作部署重要位置,推动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完善我省科技立法,先后出台了多项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加强科技主体建设,不断优化我省科技创新环境。全省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尽管我省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我省科技实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土壤,与我省经济实力、科技强省建设的要求不相匹配,在科技创新土壤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我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财政扶持力度不足,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不足,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是我省科研评价体系和人才标准更多地关注“领头雁”、“带头人”,对团队建设,尤其对团队其他成员重视不够,导致相应的考核体系和成长通道不健全,容易产生失落感,影响整体科技创新效率;
三是我省创新科技服务平台数量较少,在科研工具、信息化、人才智力等方面投入不足,合作交流不充分,导致对科研的服务能力不强;
四是我省科技工作者利益保障机制不足,干事创新的土壤环境不完善,导致科技工作者个人利益不能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需要有良好土壤,如果没有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没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土壤,就不可能有强劲的发展动力,也不可能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证。谁掌握了最新科技成果,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会走在前面。建设科技强省,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为促进科技强省建设,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土壤,特提出以下四项建议:
一、完善科技创新一体化创新机制。产学研一体化是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是科技创新土壤的机制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好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强化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研究,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集聚和产业化提供支撑条件。引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着力提升企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开展一体化科技攻关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改革科技队伍评价体系机制。科技创新不能单打独斗,科研须要团体作战,靠一两个人不行,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要注重培育科技创新的“团队土壤”。建议在重视高端人才认定的基础上扩展人才的概念,建立科学、分配合理、晋升渠道畅通的科研人员及科研辅助人员分类考核机制,增加多种岗位和相应的主系列、辅系列评价体系,营造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可出彩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土壤培育是系统化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汇聚科研动能,推动科技进步,是我省新形势下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议把握当前网络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和高效,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为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打造一个国际领先、视野开阔、专业高效、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一站式综合平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开展国内外科技联合研究、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活动的国际化水平,切实把我省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四、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保障机制。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完善科技工作者的利益保障制度,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培育科技创新土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建议健全科技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营造科技工作者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环境,以及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竞争机制和容错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回报,使个人利益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大力加强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尊崇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