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叶德林
内 容:
一、案由
商标是品牌的核心和主要保护形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商标申请件数为1298163件、注册件数为767690件、有效注册量为5144862件,居全国首位。除了申请、注册数量的优势,广东省的驰名商标数量也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的企业不断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以及巨额的广告资金投入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口碑。
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商标申请量、注册量以及知名品牌的数量,广东省知名品牌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却尤为突出,让企业苦不堪言,而且侵权情况一直在持续发生、呈蔓延之势。其根本原因还是侵权人有利可图、违法成本低。很多侵权人为了节省培育品牌的成本,假冒其他知名品牌或搭其他知名品牌的便车进行同类商品的销售,侵犯其他企业商标专用权,混淆公众,以达到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二、知名品牌保护存在的问题
1、立法不完善制约着执法行为。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存在不明确、不完善、不变操作的情况导致各地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是否构成侵权的判断标准和立案标准没有非常具体、明确的依据,再加上基层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品牌保护认识不足和对法律理解不足,导致各地执法存在巨大差异,也出现了移交案件时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
2、广东省企业在省外进行异地品牌维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当地行政执法部门对于商标侵权人的处罚力度较轻,易出现象征性的处罚现象,被侵权企业的投诉或举报往往石沉大海,实际结案比例较低,大多数不了了之,极大降低了企业维权的积极性。因为商标侵权的违法成本较低,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侵权行为人在被处罚后仍继续从事商标侵权行为。3、企业品牌商标被侵权系全国范围内发生,企业要进行维权的强度和难度非常大,企业维权的成本非常高。以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情况进行举例说明,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注册商标数百件、驰名商标5件,新明珠集团专门成立了法务部进行维权打假,几乎每周都会收到的商标被侵权的情况举报,其中以“冠珠”“萨米特”、“格莱斯”品牌受侵害最为严重。全国范围内的建材市场上出现了“冠珠枫情”、“冠珠风彩”“冠珠A陶”、“枫情冠珠”、“冠珠风尚”、“冠珠御品”等搭便车的商品,由于侵权商品在全国范围内覆盖面积太广,跨省调查难度和费用就会非常的高,跨省申请当地行政部门执法查处的效率较低。但若放任其发展,则整个品牌就会面临被稀释和滥用,导致商标品牌失去了价值,更无品牌可言了!4、缺乏必要的政府牵头的组织或机构对本地区被侵权的企业品牌相关信息进行咨询和管理,缺乏对企业维权进行引导,导致企业维权多走弯路。
三、建议
对知名品牌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司法机关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因此,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解决知名品牌保护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商标保护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的联动机制,经常性、持续性开展“打击假冒、傍名牌、保护名优”活动,严厉打击假冒知名品牌产品的违法侵权行为,依法保护品牌资产,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广东省品牌经济的健康发展。
2、工商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本地区关于知名商品维权的组织或联盟,各组织内部共享维权信息和资源。组织或联盟维权有助于借助政府资源,提高维权效果,也容易引发媒体关注,从而达到更有效震慑其他侵权者的效果。另外,对于全国范围内被侵权严重的本省知名品牌的情况整理并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并申请国家总局出具相关文件对此类侵权行为进行通知,并由侵权行为发生地行政执法部门对侵权行为人进行相关查处,严厉禁止该类侵权行为继续发生。
3、针对大案要案成立跨省专案组。在侵权行为多发地,由广东省省内工商行政部门在审查企业提供的证据材料后,由广东省各地区工商行政部门组成专案组沟通涉案地工商行政部门,联合当地行政执法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查处。
4、加强品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政策的宣传、推广。把广东省关于知名品牌保护措施及策略等相关政策通过各种媒体、多渠道的对外宣讲,加强企业把品牌做强做大的信心,也为广东省树立起良好的品牌保护示范口碑。
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广东省在品牌创造方面明显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品牌的保护和维权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望本提案能够帮助改善广东省关于品牌保护的现状,为广东省企业的品牌保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