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郑勇明
内 容:
工业旅游作为以生产过程、工厂风貌、以及工业发展历史、产品展示、企业文化等与工业相关联的内容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的康养、观光、研学、购物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新看点。
一、工业旅游的价值
广东省工业基础雄厚,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需求旺盛,工业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当前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挖掘培育有广东特点、岭南特色的工业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助力工业企业产品品牌推广,扩大企业影响,增加经济效益;有利于展现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现南粤人民的勤劳奋斗史和广东省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二、我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我省目前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以食品饮料、纺织、家具等传统行业为主,相对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观光工厂、主题博物馆、创意园区、工业景观、商旅综合等类型。企业工业旅游运营方面,绝大部分工业旅游项目为企业附带性经营,作为企业的宣传推广平台与窗口,接待规模小,游客活动受限制较大。企业大部分采用“产品生产线观光+展厅+购物”的运营模式,企业产品出售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但盈利渠道少,工业旅游项目经济效益不乐观。
三、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
一是“高大上”企业意愿不强。目前的工业旅游项目大部分是饮食、家具等轻工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开发,企业实力有限,项目开发水平低。高新技术、行业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因保密、效益等原因,发展工业旅游的意愿不强。
二是工业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大部分工业旅游产品仍然采用“生产线参观+购物”的形式,项目一般限于已有资源的陈列与展示,缺乏创意和体验,难以吸引游客。
三是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省级层面的工业旅游标准仍然有所欠缺,对于工业旅游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讲解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及服务规范尚无统一标准。
四是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缺乏工业旅游产品信息共享平台与渠道,加之企业的营销力度弱,使得工业旅游产品相关信息未能在市场中得到很好的传播。工业旅游没有纳入到旅游整体宣传促销体系中,在宣传推广中未得到各地和旅游企业的重视。
五是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工业旅游项目大部分都不是A级景区,外部交通标指引标识等配套设施设置不够。受原有发展规划、用地、资金等因素限制,企业内部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指引标识、解说服务等设施不够完善。
六是群众转变观念仍有过程。以往的参观生产线+产品推销的方式,容易给人带来诱导购物的负面感觉和体验,降低了参与工业旅游的积极性。只有随着工业旅游产品娱乐性、教育性、体验性的增强,才有助于人们不断改变观念,提升对工业旅游的正向认识。
七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工业旅游项目由企业某一部门“兼职”管理,缺乏专业团队运营,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少,管理经验欠缺,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足。
四、有关建议
一是出台广东省工业旅游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工业旅游规范标准,为企业开展工业旅游提供基本指引。
二是打造工业旅游示范项目。继续开展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示范点的遴选,建立工业旅游示范项目库,并对入选示范的单位定期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示范单位的质量。
三是大力培育工业旅游资源。结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鼓励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产业、行业龙头等相关企业参与工业旅游项目的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工业旅游项目,优化工业旅游资源结构。
四是提升工业旅游品质。支持各类工业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围绕提升客户体验,创新工业旅游项目产品,推动工业旅游项目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鼓励、支持部分发展条件成熟的工业旅游项目开展创建A级景区或升级A级景区工作。
五是加强工业旅游的宣传推广。将工业旅游项目纳入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向社会公开发布工业旅游企业、项目、内容、地址、预约参观渠道等信息,便于旅行社、客商、游客等直接预约参观。精选高品质项目,采取图册、视频等方式制作工业旅游宣传推广材料,利用网站、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展会等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
六是提升工业旅游管理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讲座、赴省内外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考察等方式,帮助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业企业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提升工业旅游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