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专科护理门诊护士有限处方权的提案

2021-01-22 00:05:5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龙建平
  内    容:
  自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护理专业蓬勃发展。2007~2008年,广东省开始培养第一批赴香港培训的专科护士120人。随着专科护士培养力度的加大,专科护士队伍日益壮大,专科护理门诊开设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还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及延续护理,专科护士在解决人民群众就医诊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缩短了病人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再入院率,减少了住院费用,让许多问题直接通过专科护理门诊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广东省各医院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诊治近200万人次,为病人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的护理诊疗技术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病人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极大地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荷。
  护士处方权是指护士针对病人的心理、饮食、用药以及护理级别和疾病的发展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对具备一定资格的护士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授予一定范围的处方权,以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照护。我国安徽省在2017年开放护士处方权,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护士处方权的省份。
  为了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2012年,广东省一些三级医院就开始开设数量不等的专科护理门诊,为病人提供专科护理服务,按同级专科医生门诊出诊收取诊查费。随着专科护士队伍的壮大,在全省各个二、三级医院均开设了专科护理门诊。但在专科护理门诊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科护士无法开具为病人处置所需的基本用药、相关检查等,增加病人的就诊时间与就诊难度。比如病人因乳腺癌手术后需继续化疗。留置了一条可以留置一年的打化疗药的“救命管”――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只要维护得好,整个化疗疗程就不用承受反复打针的痛苦,但这条PICC管在不输化疗药时,需要一周换药一次。此管出现问题时门诊护士无法为病人开具处置所用的药物及血管B超检查单。只能找肿瘤内科医生开,再挂号,来回几次反复折腾。这样的问题,在专科护理门诊经常发生。
  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意见大。专科护理门诊出诊的专科护士不能开具为病人处置所需的基本用药、相关检查等,病人需再挂医生号,经常会出现挂号费25~30元,而医生开的药就几块钱,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意见大。
  三、增加病人的等候时间,病人投诉多。各家医院都在推行预约挂号就诊,而某些病人属于临时现场加号,往往要等预约挂号的病人看完了,医生才能给他们开药和相关检查,有时甚至一等就2~3个小时,大大增加了病人就医的等候时间,病人及家属苦不堪言。有时等了很久,医生还不愿意给他们开药,病人的意见就更大了,投诉就更多更严重。
  四、不利于护理诊所、护理站或护理院的开设。原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明确护士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在90%以上的地市级城市设立护理院、护理站或护理诊所。由于专科护士没有有限的处方权,将严重影响开设护理诊所、护理站或护理院的积极性,也影响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投诉,甚至影响患者的安全。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地,应主动与国际接轨,解决人民看病难问题。为此建议:
  一、授予专科护理门诊护士有限处方权,打通专科护士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二、明确专科护士具备有限处方权的资质: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护理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取得专科护士证书或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者;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无违法记录及不良执业行为记录。
  三、明确专科护士有限处方权的形式:①独立处方:是护士通过自身对病人的评估和诊断,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独立地开处方;②协议处方:是在医生提前授权并签署协议的前提下,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具规定范围内的处方;③补充处方:在医生有医嘱的情况下,护士开具处方的形处,是指护士为管理慢性病长期持续的病人提供的护理服务。
  四、规定护士处方权内容:护士诊查中相关检验/检查申请单、治疗单及基本用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人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9年10月,国家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医护人员是为人民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护理人员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开放专科护理门诊护士有限处方权利民便民,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