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周宝志
内 容:
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能源安全与环保压力日益突出。近期在湖南、浙江、江西、河南等省份因电力短缺导致拉闸限电,再次为城市能源供应敲响了警钟。控煤电、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因此,在能源需求较为集中的城镇区域、尤其大中型城市加快推广以太阳能、风能为能量来源的绿色能源体系,显得日益迫切且重要。
一、城市能源供应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面临刚性增长。在城市建设中,同步进行的区域总体规划和分布式能源规划,将使建设更多的区域型或大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可能,为实现能源变革和节能减排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未来城市能源将趋向于脱碳化、分散化、数字化的综合智慧能源方向。随着能源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城市能源系统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大网与小网相组合将是大势所趋。
二、借助城市建筑实现清洁能源转化
在城市中,各类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公共设施密集,天然具备良好的采光、采风条件,通过在建筑体合适位置安装太阳能发电玻璃幕墙、顶部安装风能发电装置的方式,在保证建筑体采光、视野、安全、运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成为实现清洁能源转化生产的最佳载体。
同时,城市大型建筑是重点耗能单位,通过绿色能源实现耗能和产能结合。广东尤其珠三角区域城镇化率高、产业集聚、人口密集,能源需求量极大。推广应用绿色清洁能源体系,对于广东率先实现能源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广东推广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的条件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产业齐全,推广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体系,具备良好的建筑条件、自然条件与产业条件。
一是建筑条件好,城市体量大,大型高层建筑密集。广东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广州、深圳作为全国两大一线城市,高度超过200米的高层建筑多达数百栋,而佛山、东莞、珠海、汕头等城市也有着数量不菲的高层建筑。这些大型高层建筑具备良好的采光条件,临海建筑还有良好的采风条件。
二是自然条件好,低纬度临海区域多,光风资源丰富。广东是临海省份,海岸线长,地理纬度较低,大部分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区域,并且主要发达城市也多分布于临海或近海区域。受此影响,此类区域晴天多且光照强、风力大且持续,有着丰富的光照、风力等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推广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体系的理想区域。
三是产业条件好,制造业发达,“产学研用”体系完善。广东尤其珠三角区域制造业发达,科研院所、高精尖企业众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与新能源有关的“产学研用”体系。以此为基础,为各类建筑订制、加装、改造绿色清洁能源设施,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保障条件。
四、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可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推行城市建筑绿色清洁能源体系,要遵循需求导向、环保导向、公益导向,先行先试、由点到面、渐次展开。
首先,先行示范、积累经验。选取大型城市的大型建筑进行先行示范、积累经验。在大型建筑设计规划之中融入绿色清洁能源体系,借助大型建筑体量大、影响力大的优势,率先应用绿色清洁能源,既积累宝贵经验,又扩大社会公众对于绿色清洁能源的认同感。
其次,新旧并行、逐步推广。对于新增的大型建筑,引导甚至强制要求增置绿色清洁能源转化系统,对能源自足率达标或者领先的建筑给予政策性补贴。对于存量建筑,在经济成本允许的前提下,进行绿色清洁能源体系的更新改造,如在墙体加装光能面板等。
再者,政策支撑、金融保障。政府可针对清洁能源自足率、余电并网等方面出台合理的引领性政策,同时也可以联动各部门为相应的企业主体提供政策、研究等支撑,激发市场的积极性。建设绿色清洁能源转化系统需要资金投入,政府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台针对性的金融保障产品,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在为绿色清洁能源转化系统提供融资的同时,一体化开发对应建筑内的客户主体,提升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