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广东民办教育改革,提升民办教育地位的提案

2021-01-22 00:12:07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邹锡昌
  内    容:
  一、广东地区民办教育现状浅析
  1、近年来, 我国K12各学段民办学校快速增长,我国民办学校规模也稳步提升,民办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增速均超过各学段学校数量整体增速。而广东省作为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重点大省,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的稳步改善,发展的规模、办学效益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民办教育已成为广东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考察数据发现,广东省经过审批设立的各类民办学校占学校总数的43.65%,各类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达657.95万人,占广东省在校生总数的28.46%,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教育事业比例稳步发展,且占较大的比重。
  2、广东省民办高校也在规模扩张,办学层次不断提升,民办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但是吸纳社会资金略显不足,未形成政府宏观指导与民办高校自主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普遍招生不足,报到率较低。
  3、作为民办教育结构中最为首要的教育集团模式办学,彰显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聚集人气、财气、思想开放性等区域特点,教育集团办学对学校进行产业运作,具有规模大,财力足,师资稳定,管理规范,制度完整等优势,是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办学模式。
  二、分析我省民办教育存在的短板及需解决的问题:
  1、人口方面:我省城市人口构成成分复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及流动性大等特征造成了民办教育学校能够迅速发展,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学生读书基本划分为:本地户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三类,本地户口学生能够享受义务教育,而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均不能享受义务教育。而一般大型民办学校有着“贵族学校”的标签,对于一般外来务工低收入家庭而言,会出现没有就读条件进入公办学校,同时也没有经济能力支撑子女高昂学费的困局。
  2、投资方:企业或个人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导致民办学校出现经费来源单一,师资不稳等缺陷,许多民办学校经费源自投资企业或财团,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盈利因素大大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尤其是民办高等职业学校,通常没有办学的定位和特色,办学目标、方向没有以社会需求作为目标,企业亦缺少参与管理,导致出现只片面追求人力资源的低成本、就业推行不得力,使得大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流失,学校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互相矛盾。
  3、除上述分析两点外,从全国教育发展水平来说,我省依然存在投资力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互动性薄弱,部份学校规模及师生可使用学院面积较少、师资队伍不稳定,校园安全等诸多因素制约。
  三、加大力度推进广东民办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民办教育发展地位的建议
  1、资金方面:执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八字方针,政府应加大帮扶力度,增加专项资金划拨到民办教育事业,国家金融机构等组织应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投资者进行资本运作,积极开发更多适应民办学校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及信贷产品,对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企业应作出给予贷款利息优惠,同时支持使投资企业以多渠道引进和扩大资金来源,保证新建民办学校的完工期限及硬件质量得到有效的落实。
  2、政策方面:建议加强政府统筹管理力度,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学校配套政策措施,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管理体制。通过立法、以法律维护和保护民办教育学校的合规发展。凡是有利于增强教育活力的民办教育形式都应大力支持,对于民办教育用地应纳入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民办学校的新建、改扩建用地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教育规划用地不得改作其他用途。
  3、师资方面:针对大部分民办学校出现的师资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困难,以及欠发达地区民办学校教师工资偏低,继续学习机会少、聘用合同不规范等问题,政府与民企应该共同合作,由政府教育部门主导,企业协办通过成立民办教育优才基金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完善保障民办教师聘用合同制度,把民办教育体制内的教师纳入公办教育聘用制度,落实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尤其是民办学校教师在教师培训上应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系列、同要求、同待遇,职称评审、科研立项、评先评优等方面也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切实做好让增强民办教师工作稳定性,使其在职时与退休后均能享受到公办教师的福利待遇。
  加强教师团队的职业技术培训及品德素质管理,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办学校科研项目的合作和开发,并能享受税后优惠政策,使得社会上更多有经济实力的团体及个人参与到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工作中。
  总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并决定着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我省在对比江浙沪等民办教育事业发达地区的情况下,还有若干不足之处亟待改善,因此,建议在发展广东省公办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进和帮扶民办教育,使其在教育领域上获得更多资源及提升地位,共同为国家未来教育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