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精准扶持政策的提案

2021-01-22 00:18:00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王爱武

  内    容:
  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面临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情况,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应当考虑几个不同:
  一是不同区域的民营经济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如珠三角与粤北山区,民营经济的需求是不同的,珠三角可能更多的是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等,山区更多的是生存需要、发展需要。
  二是不同阶段的民营经济的需求不完全相同。一些已经发展多年的企业,和一些正在创业阶段的企业对发展的需求是不相同的。
  三是不同类型的民营经济对政策扶持的需求是不同的。如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对政策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坚持三个导向:
  一是分类指导,对不同区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实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二是价值导向,坚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发展导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方向的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找准当前民营经济的痛点,像精准扶贫一样,找到切入点和关键点,精准下药和施策,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找准民营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我认为融资难,不单是银行的问题,而是产权制度不完善,政策不配套,导致许多产权(包括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科技股权等)无法抵押变现,银行也无法解决。
  二是找准民营企业成长期中的政策着力点。现在许多政策都是一次性的,而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三五年特别难渡过的“坎",尤其需要扶持,渡过这段“生死关",希望政府和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有连续性和连贯性。
  三是找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性。现在出台许多扶持政策,从思维上来看仍然是旧的思维,仍然以投资额多少多少来衡量,给予相应扶持,而不是看技术先进性、人才团队们能力来衡量和扶持。同时,一些政策也比较好高鹜远,要求引进院士、博士后等才给予扶持,不注重实际情况,给人以不切实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