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纳入我省院前急救体系的提案

2021-01-22 00:19:5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林燕妮
  内    容:
  为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提升公众的急救技能,要求各地要建立辖区公众急救培训管理体系,制定培训计划,统一培训内容,整合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公立医院及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多方力量,开展针对社会公众的心肺复苏等基本急救技能培训;探索将急救常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内容纳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在岗培训;积极开展中小学急救常识普及,推广高中生、大学生基本急救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全人群自救互救能力。本提案针对上述要求并结合澳门地区的经验,提出下述建议:
  一、将急救技能纳入重点人群的在岗培训。
  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等人群是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最前线人员,他们是否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极大地影响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澳门特区政府保安司下辖消防局、海关、治安警察局等纪律部队,过去十余年一直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合作,每年定期为前线人员开展基本急救技能培训。院前心脏骤停是全球人类重要死因之一,大部分地区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普遍偏低,在亚洲的存活率为2%、欧洲为9%、北美为6%及澳洲为11%。有研究指出,目击者若能尽早开始心肺复苏(CPR)及对患者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可以将存活率提高2至3倍。故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提供的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基本涵盖上述内容,每次培训约15至45学时,累计培训数万人次。参考该做法,建议我省可以采取定向委托方式,与辖区内有资质的机构如:红十字会、医院、医学院校等签订委托培训协议,有计划有目标开展基本急救技能培训。
  二、推广高中生、大学生基本急救技能培训。
  上述的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多年来一直投身于院前救护的服务中,学生亦于2009年成立学生会属会-“救护队”,该救护队一直活跃于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所举办的活动中,提供驻场救护服务(包括伤口、软组织伤害处理及包扎等)以及在学校和社区宣传院前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传递「助人自助、救人自救」的理念。学院顺应社会发展,从2016/2017年度起要求所有护理学生在临床实习前必须完成「基础生命救援术及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术」课程,并需通过欧洲复苏协会考核成为急救提供者(Provider),学院同时还培养了一批教职员为该课程的培训导师(Instructor)。参考该做法,建议我省可以从高中生、大学生学生群体入手,高中阶段将急救技能纳入课外知识必修课普及教育,鼓励有条件者获取相关急救证书,之后再在大学阶段做回顾和加强培训;在医学院校,鼓励在读医学生修读急救课程,掌握相应技能,并鼓励成为急救导师,可以在校园组建相关学生社团活动,培训其他专业学生,在校园内营造关心支持院前医疗急救发展的良好氛围,以点带面影响全社会。
  三、积极开展中小学急救常识普及。
  上述的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从2006至2007学年起,受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委托开办“小小急救员”暑期活动,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急救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救护的兴趣与生活技能,至今已培训了数百名小小急救员。参考该做法,建议我省可以将急救知识纳入常识必修课普及教育,并鼓励社会相关团体开展形式多样课外兴趣班,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社会层面也应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急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院前医疗急救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