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提案

2021-01-22 18:57:2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林至颖
  内    容:
  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示范区的愿景,故此提出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交易政策。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实效的要害,是激励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创新的关键,更是科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充分运用香港、深圳和广州在科研、金融、科创产业和政策优势,便是把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成为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重要策略。落到实处,突破点在于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
  河套合作区依托深港两地在知识产权的供求优势。香港在知识产权交易和相关服务方面,具备科研、融资优势及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聚8间上榜QS亚洲大学排名,5家大学名列前茅。此外香港也聚集世界级仲裁机构的分支机构,包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仲裁中心、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秘书处亚洲分处。调解、仲裁及审裁等争议解决服务合乎成本效益,快捷可靠。深圳聚集知识产权市场的需求面,聚集知名科创企业和政策优势。深圳汇聚华为、腾讯、大疆等等知名科创企业,实力雄厚,对于知识产权的需求殷切,长于应有和转化科研成果。此外,《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具备设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试点的政策权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居深港两地接壤之处,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正好撮合两地优势互补。
  中新广州知识城依托新加坡与广州在知识产权的供求优势。新加坡拥有完善成熟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仅在亚洲数一数二,和世界各地司法管辖区比较也是名列前茅。今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POS)已根据其强化调解推广机制首次成功完成涉及多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案件涉及美国公司与泰国商人。广州在此园区订立《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已获得中央政府批准,具备政策优势。目前,知识城引进重大项目165个,累计完成固定资産投资1621亿元,达産産值超过3800亿元。知识城实有市场主体约2.35万户,注册资本总额4398.4亿元。故此,中新广州知识城在知识产权在供求都具备优势。
  省科技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应敦促两地园区,定期普及知识产权业的知识及动态,服务区内科研机构及科创企业。河套合作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汇聚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申请专利是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关键。故此两地园区都应该在网站上,定期公布知识产权的注册申请、拥有权和授权的交易平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途径及侵犯后果的知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应联同香港知识产权署,协助两地园区应整理出“知识产权执业人员名单”,涵盖湾区和新加坡,发布到两地园区的网站上。执业人员名单上应附有其所属服务商和职能,包括知识产权的申请代理、交易平台、尽职调查、商业估值和仲裁机构服务等等,符合园区内注册登记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考量。服务商名单应作定期更新,以备园区内的企业及科研机构参考使用,进而加强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营运。初步完成湾区内的执业人员梳理,两地园区可定期邀请他们前来演讲和介绍行业状况,以协助企业及科研机构与之建立关系。
  其中,两地园区与香港的交流发展都受制于疫情,省政府应敦促深圳市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向香港科创圈及知识产权执业人士设立安全隔离通道。香港疫情迟迟未能受控,两地通关遥遥无期,粤港两地的科创圈和知识产权业界也因此受阻。河套合作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也受困于此,加强线上沟通难以彻底替代面对面交流。省政府应敦促深圳及广州市政府设立安全隔离通道,仅向香港科创圈及知识产权执业人员开放,指定地点为两地园区。
  安全隔离通道旨在尽可能控制来自香港的疫情风险下,维持两地园区所需的粤港交流活动。具体做法如下:为前来人士在入境及出境前需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停留期间每隔一日接受病毒检测。抵达后,最多5人一组在园区内指定区域和设施活动,乘搭指定交通工具,如能使用健康码监察则最好,如不接受则需要每隔一日接受病毒检测,行踪需要按照出席地点变更而作出报备。交流活动需要提早预约,一旦完成则尽快乘搭指定乘搭交通工具回港。香港科创圈及知识产权执业人士需透过落地玻璃隔板与当地人员交流,并确保安全距离下进行会面。如是者,广深两地政府最大可能进行事前预防,最坏情况下也能尽快得悉和控制疫情输入案例。
  总括而言,为发展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省政府应将突破点放在河套合作区及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便整合深港两地和新加坡与广州在知识产权供求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