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叶东文
内 容: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对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生态,以及有效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在劳务用工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乱象,亟需引发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劳务派遣公司亟需规范管理。目前,劳务派遣公司泛滥,对基层劳动力资源形成垄断,在企业产生规模性用工需求时,提出高额附加费用要求,增加企业用工成本;部分劳动派遣公司缺乏规范的员工管理和职业培训,派遣员工为企业的后勤保障、技能培训、安全管理等带来压力;部分劳动派遣公司为索取更多利益,故意制造用工荒,严重扰乱民营企业经营。
(二)劳动“职业碰瓷”事件频发。员工到企业后故意不签劳动合同,想尽手段让企业辞退,然后钻《劳动法》空子,通过劳动站或劳动仲裁索要二倍工资。《劳动法》规定员工辞职要提前一月申请,但员工不顾企业利益,找各种理由要求立即辞职,甚至以跳楼等方式威胁企业,劳动站为息事宁人也只能要求企业妥协,容易造成恶劣的劳作风气。
(三)员工加班刚需与《劳动法》冲突。目前《劳动法》规定每月员工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按目前深圳最低月薪标准2200元,加上加班36小时工资682元,员工月薪只能达到2882元,难以在深圳生存,只能选择离深。如果顾及员工加班刚需,则企业违反《劳动法》,随时会受到检查和处罚。
为此,建议:
一是停发劳务派遣公司营业执照和劳务派遣许可证,对现有持照经营的劳务派遣公司进行严格审查和考核,对影响特别恶劣的劳务派遣公司给予吊销牌照,调研确定科学、合理市场劳务派遣公司数量红线,制订严格的派遣公司准入门槛和服务标准。
二是进一步加强劳动执法培训,进一步提升劳动执法规范性和程序性,杜绝出于“息事宁人”和“弱势同情”等原因产生的“弱势执法”和“救济执法”,推进依章依据的客观、公平和科学执法;全面摸排“职业碰瓷”的方式和方法,建立“职业碰瓷”黑名单机制,对纳入黑名单人员,从租房、社保、购房、招聘给予一定限制,防止其在深圳生存危害企业和社会。
三是成立调研组,全面研究员工加班刚需和《劳动法》规定存在冲突的问题,结合实际,推动适当修改《劳动法》,或增加相应法律解释,化解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