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梁日辉
内 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次在讲话及给留学生的回信中关注留学生这一群体,表示“他们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也将留学生群体纳入实施对象之中。同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留学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34%的海归薪资基本符合预期,较2018年增长15%,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内薪资待遇逐年提高,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回国,为祖国效力,珠三角更是“海归”创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对留学生加强出国前和出国后的教育十分必要。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国民对教育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海外留学人数与年俱增。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创新高,比2018年增长6.25%,高达70.35万人。留学年龄段60%分布在大学本科生,其次是占比18%的高中生,小留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留学人数有所下降,然而增长趋势在很长时间内仍会持续。
关于加强海外留学人员出国前和回国后教育有以下建议:
一、积极开展留学生出国前的行前教育培训
(一)开展留学前通识教育培训。政府统筹部署、家校联动,对留学生群体开设一定课时的短期课程,要求学分认证,作为行前必修课程,出国前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课程可涵盖安全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留学生在出国前强化对家乡风土人情、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对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了解,培养留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深植于心,觉得“身为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让学生们打好基础,在出国学习时,具备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通识基础,有责任地做好留学生本分,为中国代言,传播正能量。
(二)开展留学前跨文化能力培训。依托省教育厅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平台,从官方角度富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生所留学国家和地区的详细情况,包括风土人情、法律常识及注意事项等,有效地帮助出国留学人员获得国外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常识,切实维护出国留学人员在外的合法权益,让留学生群体感受到国家的爱护,和对他们出国深造后、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期待。
(三)发挥仪式教育作用。短期课程完成后,可增加一项“爱国礼”活动,通过一定的仪式感,大大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引导和培养留学生早日学成归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志向,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责任担当。
二、着力搭建留学人员归国后的服务和创业平台
(一)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针对性辅导课程。根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海归”人员提供市场开拓、金融服务以及公平市场环境政策、税收优惠、创业辅导等方面的相应课程,每年6月份针对留学人才举办一场大型的海外留学生交流会,有序引导海归人才回流,帮助其了解国内经济社会形势,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关怀,尽快回归、融入,增强归属感。
(二)在省内各地打造特色归国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创新发展战略,投放更多资源帮助“海归”返粤创新创业。在广州、深圳等省内各地打造特色归国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如设立孵化器、创业园区平台,加强创业平台与创业海归的对接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持续不断吸引留学人才回流扎根祖国发展,让“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将广东省打造成为全国海归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