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大我省老字号产品内外销的提案

2021-01-22 23:22:01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梁伟强
  内    容:
  至2017年,经商务部认定,我省拥有中华老字号57家;由省老字号协会认定,广东老字号197家(我省是唯一一个由非省商务厅评审、授牌和管理自评老字号的省)。广州、东莞、潮州等市地方老字号100余家。这些老字号具有巨大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是彰显独特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文化的一张名片。然而,近几年来,我省的老字号产品市场日渐萎缩,部份老字号产品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失去传统市场份额。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部门联动欠缺,管理机制不善。老字号工作牵涉众多部门,国家是16个部委局联署推动此项工作。而我省自2014年机构改革以后,省工信、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缺乏联动,没有形成合力,严重影响老字号工作的开展。
  二、展会缺乏组织,企业求助无门近几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组织,我省缺席了最知名的山东、上海两大全国性的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个别老字号企业通过关系自行联系参展,但零散摆摊,根本无法形成我省经济大省、著名广货的省级馆的气势。
  三、品牌宣传乏力,开拓市场有限我省部分老字号企业“小富即安”思想严重,盲目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宣传途径主要依赖老消费者口口相传,未能很好运用广告、媒体、公关等主动宣传,宣传辐射范围有限,市场也难以开拓。
  四、经营管理落后,营销缺乏指导我省的老字号企业,除了国有企业外,其余老企业老机制现象比较普遍,经营理念陈旧,营销方式落后,在产品设计、包装、广告宣传、营业推广等方面,其营销手法非常贫乏。五、经营地点搬迁,文物资源流失。我省的大多数老字号在创建以及经营辉煌时期所在的地理位置都处于城市的核心区域,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和改造,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从商业旺地搬迁到边远的生产经营地点,地理位置的变化会流失部份老顾客,有些老字号企业经营由此下降,不少老字号的文化资源也由此消失殆尽。建议:在当前加大国内大循环,稳定经济的大政方针下,为扩大我省老字号产品内外销,
  建议:
  一、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内部机制建议省政府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专题研究老字号问题,明确部门的任务,形成合作机制,发挥部门合力。同时牵头责任单位省商务厅调整内部分工与国家商务部及兄弟省(市)相统一,以利于上下对接,左右交流。
  二、提供服务平台,支持企业营销1、积极组建老字号电子商务营销平台,解决当前我省老字号企业电商经营单打独斗,信用较低,受假货冲击,形不成足够规模和影响力的问题。2、积极搭建老字号公共服务平台,为老字号企业的产品扩大销售,提供信息引导、经验交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和研讨,扩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3、积极搭建文旅商联动平台。一是全力组织发动我省老字号企业参展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二是研究筹划举办泛珠三角老字号博览会。三是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博览馆。四是研究商旅与文化结合,组团出国展销展览,扩大广货影响
  三、强化宣传推广,提高广货声誉1、建议省文广旅体局选择优质一批老字号企业,制作专题片,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2、建议省文化旅游厅会同省工信厅、商务厅每年举办“广东老字号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开展“设计师走进老字号”、“校园分享会”、“大赛成果展”、“成果促销季”等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现代创意、网络赋能,让老字号品牌年轻化,实现产品迭代,发掘年轻消费群体。3、建议省方志办启动《广东省老字号》项目,收集整理我省现有老字号的发展史料,编篡宣传推介老字号。4、建议省工信厅会同省商务厅,依托和积极参加国家工信部和中央媒体联合开展的“中国工业品牌之旅”活动。制订我省百年老字号的品牌推广计划,携手国家和省主流媒体,讲好我省“百年品牌”故事。
  四、文商旅齐互动,促进产品销售1、建议省工信厅会同省文旅厅,深入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组织开发一批视象形象化、艺术性、系统性的工业文化老字号旅游,为单一的购物行为与休闲旅游相结合。2、建议省工信厅会同省商务厅、文旅厅,积极推进老字号产品创新,开展广东特色手信或广东手信新品评选、推介等活动,引导老字号开发手信新品,为各方来客提供代表广货品质、凝聚时代匠心、呈现岭南风情特色礼品。
  五、加强原址保护,推动集聚发展1、建议各级政府将老字号纳入城市规划及商业网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要充分考虑对老字号原址原貌的保护,同时在城市新区以及大型商圈规划建设中,为本土、经典、传统的老字号预留发展空间。2、大力推进老字号集聚的建设。各级政府积极建设老字号特色产业集聚区,研究制定聚集区业态准入标准和调整机制,探讨出台廉租铺政策,促使名优老商户聚集。
  六、加强人才培训,解决企业需求建议省商务厅会同省教育厅分期分批举办老字号创新发展专题企业培训班,聚焦新营销、“互联网+”、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走出去”品牌政策等等专题,为我省的老字号企业提供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