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出 人:崔爽
内 容: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RCEP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5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其中,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居于中心地位,在RCEP谈判中发挥了主导和核心作用。在疫情导致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东盟国家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恢复的动力和增长的潜力。近年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表现亮眼。2020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对东盟进出口7737.4亿元,增长8.8%,占同期广东省外贸总值的15.2%,是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
广东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RCEP的签署实施将大幅提升区域内的贸易活动和双向投资。2020年12月22日,张新副省长组织召开全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研判调度会,部署稳外贸稳外资工作,要求抢抓RCEP机遇,强化我省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为此,建议充分利用南沙自贸区在国际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创新的优势,推动建设集展览展示、物流仓储、贸易洽谈、加工生产功能于一体的“广东南沙转口贸易产业园”。园区规划建设转口贸易功能区、加工贸易生产区、国别展示馆(小世博会)、跨境电商产业运营基地四大模块,整合南沙自贸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打造成为亚太地区与东盟国家转口贸易的枢纽、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开展加工生产畅通内外循环的前沿、RCEP国家面向中国市场展示优质产品的窗口,形成广东对外开放新高地。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设转口贸易功能区,加速生产要素自由流转。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货物保税的政策,在功能区内设立国际、国内商品的汇集地和分拨配送中心。实现在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方面,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进行采购、分拨、配送,货物在中心内可以自由流转。在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方面,企业可以经营自营和代理进出口业务,以实现发展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的目标,也可以开展转口贸易,加速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转,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转口贸易加工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南沙综保区现行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在区内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日前《海南自贸港总体方案》出台对原产于海南或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的优惠政策。作为第二批自由贸易区之一的南沙,可积极争取南沙作为该项优惠政策的试点地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
(三)开设国别展示馆,打造永不落幕小世博。在产业园内设立国家级常设展示与活动场馆,打造广东与各国间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展示、投资、服务的双向综合平台,首期以RCEP成员国家为主,邀请外国驻穗总领馆、商协会在产业园内开设国别展示馆,邀请境外商协会、海外粤商会或重点企业开设专题馆,前期作为文化旅游消费服务综合展示中心,支持体验式消费和持续的交流洽谈,后续争取邀请驻穗领馆国家全部入驻,为相关国家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综合展示平台,打造广州进口消费世博会。
(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运营基地,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入国内电商龙头企业及配套服务商进驻,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实现平台、物流、营销、孵化、金融等跨境电商要素集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项目在本地注册公司,实现本地纳税,数据留存本地,依托云计算、外贸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人才培养、专业代运营、数据运营、全网营销等方面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套的引进、赋能、培育的解决方案,引导更多的跨境电商入驻产业园,带动上下游企业积聚发展。
(五)共同研究和出台突破性政策支持,合力推动产业园建设。建议园区建设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展,其中南沙区政府结合园区特点提供用地和政策支持。广东省贸促会负责园区筹建的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服务工作,但不参与市场化运作。会同省直机构和中央驻穗机构在海关监管、外汇管理、免税政策等方面寻求突破性政策支持。如争取产业园内海关管理、查验、通关等实行制度创新,并争取海南自贸港部分优惠政策在产业园试点、落地;争取产业园内有额度的外汇自由兑换;争取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在产业园试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