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省海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21-01-22 23:31:39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 出 人:李伟文
  内    容:
  广东共有海岛1963个,位居全国第三,近年来深度开发滨海和海岛旅游市场,强化文化和旅游“1+1>2”效应,海岛旅游整体开发成效明显。2018年滨海旅游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但是与我省建设沿海经济带、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目标和要求比较,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海岛旅游产业和产品不够优化。虽然诸多海岛旅游特色鲜明,但滨海旅游产品主要以休闲观光为主,缺乏具备吸引力的产品且更新较慢,没有开发出邮轮、游艇等滨海旅游扩展产品。部分海岛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未能有效开发利用,虽聚集历史文化遗址、自然保护区、原生态景观,流传着历史典故,但这些优势有待综合施策、整体谋划、有序开发。有的海岛自然风光秀美,但景区整体档次不高,酒店和民宿品质欠佳、缺乏主题与特色。有的海岛虽发展多年,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大型购物场所,有的海岛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功能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仅提供咨询、景区票务、地域旅游介绍等基本功能。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部分已利用海岛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历史欠账较多,交通条件简陋,水电通讯设施保障不足,湛江12个有居民海岛中, 还有6个交通出行主要靠渡船。部分地区港口承载力有限,影响客运船舶停靠泊位,遇到台风或恶劣天气,需转移到其他港口避风,影响正常通航;还有的港区面积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修建大型候船厅,节假日等旅游旺季游客多,等船时间较长;客运船舶抗风能力弱,沿海8级以上风就须停航,游客滞留现象时有发生;旅游旺季港口停车场的车位供不应求、乱停乱放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要瞄准打造世界顶级跨海岛休闲旅游集群、打造亚洲海洋美食旅游目的地、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门户战略支点、建设海洋旅游强省4个发展目标,丰富海岛旅游文化和科技内涵,创新培育海岛特色旅游产品,精心打造重点海岛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海岛旅游消费市场加速发展、提质升级,为全省建设沿海经济带贡献力量。建议如下:
  一是以文旅融合为引领,推进资源产业化。借鉴温州经验,推动兼具工艺性与实用性的贝雕等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打通产业价值链,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在泛产业区域内实现共享和资源要素的互补,满足大众文化旅游新需求,实现良好的产业经济效益。
  二是以地方特色为依托,推进项目精品化。注重突出地域间的文化个性差异,用高品位的具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化符号力量提升旅游目的地以及衍生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层次。特别要促进能够突出当地特色和主题的民宿业的发展,注意综合配套功能建设,引导其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民宿品牌和新型民宿综合体,通过推动民宿产业品质化、融合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
  三是以商业模式为手段,推进产业创新化。鼓励市场主体业态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借鉴浙江经验,改变单纯依靠门票的传统经营模式,界定市场利益相关者和业务边界,成立专门企业开发海岛,借助经营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吸引和运用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合理设计投资和运营的有效盈利模式和发展机制,实现共赢发展。
  四是坚持政府宏观宣传与企业微观营销相结合,扩大影响力。推动各地加大旅游网络营销力度,由旅游、宣传、广电等部门组成宣传促销体系,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进行强势宣传营销,并在线上与微博、微信、携程、途牛、驴妈妈企业等开展合作,举办抖音大赛,使市场更多关注海岛旅游。在线下做好主要客源地精准营销,建立营销中心,在航空、高铁、动车等流动媒介上开展宣传,推动海岛旅游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