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提案

2021-01-23 00:05:08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出人:朱新进
  内   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本科毕业后,在住培基地医院完成的为期3年培训,毕业后取得规培合格证,是今后晋升主治医生的必要条件。住培基地,是指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供提供培训的医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的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规培的经费是由国家负责,我国每年医学院毕业生100万,每人每年的工资和付给教学基地费用数万,以此计算国家每年的住陪投入超百亿。
  我国是2014年起正式开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医学院学生本科毕业后在就业、升学方面简要来说就是进入规培或者考研。5年多来,住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各级医院,特别是区、县等基层医院,输送了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的业务比较熟练的临床医师。但住培系统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住培系统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相当一部分住培医生有“做了三年廉价劳动力”的思想,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住培完成以后,依然是本科文凭,基本上不可能进入三甲医院工作,三甲医院的招工要求最低是研究生,住培完只有住培证。也就是说,经过3年规培,在择业方面,并没有比在这个制度实施之前拥有任何优势,在被强迫“做了三年廉价劳动力”的思维下,“混个证”思想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住培效果难达预期。国家投入的大量住培资金,并没有发挥效益最大化,这跟我们的激励制度欠缺很有关系。
  (二)住培基地认定修改有待改进
  住培所在医院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该医生执业时的医疗水平。所以,这三年的所在医院的医疗水平,对今后全国医师的整体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培训基地各科室的实力参差不齐,表现在病例数不能达到要求,而病人数量不够,是培训资源最严重的缺陷。但现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中,有条规定:专业基地所在医院的相关科室缺如或疾病种类数量不符合《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 》相应要求的,可联合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或二级甲等医院作为协同医院,协同医院数量不超过3家。
  我国的住培标准,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住培标准,在美国病人数没有中国多,诊所却不少,所以会有协同医院。我国也有类似标准,若达不到病人数,学员需要到协同医院轮转,但按规定在协同医院轮转时间总共不能超过3个月,就算协同医院的某个专科强过主体医院,都必须在主体医院里培训超过2年9个月,只在协同医院里培训不多于3个月,这样就容易导致培训强度不够,在预定时间内达不到病例数要求。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住培生激励考核制度
  1.激励机制
  将每年经住培考核的毕业者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将每年30%列为优秀,对于优秀的住培生,可等同于研究生进入各大医院的招工范围。虽然各大医院因为制度上的科研考核要求,但是在有可能进入大医院这样的激励机制下,有些学员自身也可能利用周末时间,也可参加科研立项申请经费,为未来的雇主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所以我们建议,应从激励制度入手,与三甲医院招聘制度衔接,给持续努力的优秀学员提供上升机会,各大医院亦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既可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选择优秀住培生,自己本身是住培基地的医院更可以有三年时间来对学员的进行观察而选择确实合适自己科室的学员。对于住培学员和住培基地,均是双赢。
  2.考核机制
  完善住培生严密考核制度,从临床思维,人文关怀、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综合考核,将每年30%列为优秀,为优秀住培生提供等同于研究生学历,可进入各大医院招工范围的机会。未达到住培要求者为不合格,其余为合格。配套建立不合格住培学生的通报惩罚机制,让所有住培生都充分重视基本临床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无论从事临床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将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改进住培基地认定修改工作
  各个基地的基础条件不一致,病人数量、病例种类、人员素质、教育条件、教育水平也不一样,但病人数量是最核心的标准,对于不够培训强度的基地予以及时取缔和调整,是保证住培系统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内科系统,如内科儿科病员数不够还可以多看书增加一些理论水平,对于外科系统,如外科妇产科,失去临床操作机会,所以首先应针对外科住培系统进行完善。
  以妇产科为例,应细分到妇科和产科,分别进行专科基地申请。人们通常有了妇科重大疾病需要手术的,倾向于到省城就诊,产妇则于当地分娩。而省城大医院林立,产妇相对平均分稀,除外一些超级三甲医院是妇、产双强外,其他一些普通三甲医院是妇科强而产科分娩量相对少,而地方医院分娩量巨大而妇科较弱,分开进行妇科和产科专科基地申请。建议如果分娩量常年居全市规培基地的末位5%,应予以淘汰。对于长期偏下游又未到末位5%的,应测量中位数水平与实际水平之差,相应调节在主体基地和协同基地的培训时间,差距越大越应减少在主体医院的培训时间。其他外科系统可参照制定相应的基地修改基地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