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科研评估推进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广东发展的提案

2021-01-23 00:52:0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出人:肖羽堂

  内    容:
  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面对疫情“大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科技创新的需求更是从未如此迫切。目前一些科研评价指标明显不合理,普遍存在“SCI论文至上”现象,导致论文工厂论文造假。2020年ElisabethBik再次公布了惊人发现,400余篇不同作者不同机构发表的论文竟然标题格式、图文排版等高度相似,简直就像是同一家“论文工厂”产出的作品。而让人尴尬的是,这些论文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几十家中国医院。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树立正确的论文评价导向。以更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科学研究。
  问题一:盲目把拿到国家基金等科研项目做为评价科研活动本身的重要标准,事实表明这样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多年来普遍存在注重科研投入的评价倾向,错误地把科研项目等投入类指标分级做为评价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如用国家基金项目、经费、人才称号等投入类指标来衡量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科研人员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竞争科研项目上,从而减少了真正用来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以致难以产出高水平成果。同时,过分看重国家级项目,忽视地方科技项目,尤其无视企业研发合作项目。简单粗暴地把国家立项项目如国家基金项目做为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问题二:唯SCI论文,忽视技术开发及应用成果转化。以发表SCI成果引导高校和科研人员创新明显不足,“世界领先”成果缺乏;对学术论文的评价,过分考虑SCI论文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和引文的多少,导致科技人员用各种手段增加引用等投机取巧的因素。“唯SCI论文”是我国目前科研评价中存在普遍的问题,多数都把SCI论文数量以及期刊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作为衡量学术水平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导向,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也催生了学术浮躁、科研不端等各种问题。 
  问题三:轻视专利、技术成果与示范工程应用成果,导致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没有把专利成果及技术科研成果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效益和影响列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科研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论文本身,最终要体现为论文转化为技术和技术应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无实际贡献。当前,我国科研评价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综合影响的重视还明显不足,例如,对科研项目的验收评审,多局限于其成果是否刊登在高水平的SCI学术刊物;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则主要看其发表SCI论文。没有关注论文、专利本身的真实价值,特别是其社会影响、经济效益。
  二对策建议
  1采取成果产出分类评价,取消科研投入评价指标
  1)建议把科研成果和科研社会影响力做为科研的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分别占50%和50%。取消科研投入等支撑条件有关的科研环境指标评价。2)将学术论文、专著、译著、教材、学术工具书、创意设计、发明专利、重要的研究报告、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达到一定学术水准的科研成果同等看待,都纳入评价考核,进行分类评价。
  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工程研究和产业推广等分多个阶段进行科技创新过程评价。基础研究突出论文指标、应用基础研究突出专利技术指标、技术研发突出规模和效果、示范工程研究突出社会影响和产业推广突出效益指标等。
  优化科技创新对应的职称改革。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工程研究和产业推广等分多个阶段进行职称创新评价。如高级职称设立研究教授(论文)、研发教授(专利技术)、开发教授(中试产品)、工程教授(工程示范)和产业教授(工程推广)等。
  2采用代表作质量评价,专注干好一件事
  限定科研人员只提供1篇代表作评价水平,引导科研人员要保证成果质量而不要追求成果数量和课题项目数量。专注干好一件事情、一个项目深入研究下去,产出靠谱的成果。评估时间跨度不限定年限,以使科研人员有足够时间创造高质量成果.
  在评价方法上,对成果的评定主要采取定性评价,不使用定量指标。对学术论文的评价,不考虑论文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和引文的多少,排除采取各种手段增加引用等投机取巧的因素。设计有利于引导科研人员创造高质量优秀成果的评价指标,通过限定成果数量,强化高质量成果转化为技术,应用于工程开发,实现示范工程,让论文顶天立地,最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3评价最终应用,考察社会经济价值。
  把科研成果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效益和影响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科研活动的价值最终要体现为论文转化为技术和技术应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无实际贡献。要考虑技术、专利及示范工程等案例成果的价值。对科研项目成果的验收评审不限年限,关注专利、论文、技术产品等本身的真实价值,特别是其社会影响、经济效益。评价主要看成果落地、考虑论文的技术转化及其实际应用的贡献。重点评估科技成果的社会实践检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