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推进我省 “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的提案

2021-01-23 01:03:12 来源:本网原创稿件
  提出人:隋广军
  联名人:胡庭胜,陈惠珍,李秋然,朱颖恒,林至颖,张小兰,车小真,程慧秋,李群
  内    容:
  一、问题的提出(事由)
  广东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保障。目前,广东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格局的过程中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难题挑战。
  (一)区域要素流转渠道仍存堵点。一是,区域对内对外体制机制“软联通”不畅。目前,“一核一带一区”在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方式方面缺乏支撑,建设一体化“数字政府”的信息流通渠道未被打通,延缓区域协同发展步伐。二是,核心区虹吸效应较强,各类要素流动不均衡。“核带区”内部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趋向于“一核”地区,而在“核带区”三个层面则趋向于各自的核心城市,制约区域协同发展和内部循环的形成。
  (二)产业链重构内循环动力仍需提升。“一核”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然而受限于“一带一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暂未成熟,对内优质要素资源对接和互补效应不强,迭加RCEP签订条件下产业外溢趋势凸显,削弱了“一带一区”承接“一核”产业转移的升级效应。
  (三)各地政务水平仍有落差,营商软环境建设不平衡。一是,“一核”中仅广深营商环境水平位于世界前列,而“一带一区”中暂无上榜城市,且在合同执行效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待改善。二是,“一带一区”服务型政府建设仍偏滞后,顶层责任兜底设计存在薄弱和不合理的环节,基层政府在商事服务中担当较为有限,“躲闪避”问题仍然存在。
  二、原因分析
  (一)“一核一带一区”要素流动渠道联通建设存在短板。在软件上,各类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令要素的流通较为盲目,“玻璃门”瓶颈仍存。在硬件上,“核带区”城市间缺乏以轨道和公路为主的便利化交通互联互通,吸收了多数要素的核心区难以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快速发展,未能充分发挥正向外溢效应。
  (二)“一带一区”城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不足。对于“一核”而言,广深经济发展程度高,面临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退出的问题。然而“一带”中,能够有效承接核心区传统产业的仅有湛江和汕头,但由于两者还承担着“一带”中心城市的功能,所能承接的产业较为有限。“一区”作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难以承接传统产业。这导致优质资源难以实现区域内转移。
  (三)“核带区”公共服务不互通、城市配套不互联等问题导致营商环境不衔接。由于“核带区”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发展定位、产业基础、产业链供应链衔接、生活配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带区”城市营商环境建设起步较晚、后发追赶动能不足,陷入“企业不来——营商环境不提升”恶性循环。
  三、对策建议(意见)
  为此,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视角出发,广东应紧紧把握以下三个主要抓手。
  (一)率先探索要素市场化路径,加快强化软硬基建联通。一是,利用深圳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为契机,率先探索要素市场化改革路径。进一步地探索建立对接“双区驱动”红利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高效、有序流动。二是,加强“核带区”体制机制软联通的研究与合作。探索建立“湾区智库联盟”,充分发挥智库在推动省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等方面的资政服务作用。三是,统筹完善粤东西北产业振兴发展的要素资源,强化粤西地区在广东重化工业、现代大农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撑性作用,全力发挥粤东地区在轻工制造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并转化粤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价值。
  (二)完善域内产业高水平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一是,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布局顶层设计,根据各地市要素禀赋,因势利导,优化省内产业集群的均衡分布,有效避免低效竞争。二是,利用市场力量打通技术创新原点到产业化市场扩展通道,发挥好龙头企业作用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整体协同配合,由“一核”优势企业带动“一带一区”企业中小企业成体系成长,促进省内形成深度融合的空间格局,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三)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借力本土龙头互联网企业技术,充分利用5G技术创新制高点优势,加快推进大数据服务建设,实现高效快捷的数字行政和信息采集,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二是,制定信息基础补短板时间表,加大信息化精准对口建设力度,推动粤东西北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迈入全国前列。三是,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充分对接香港澳门营商环境,加快在“核带区”内推广复制先进制度和经验,对标世界银行标准体系构建“营商环境4.0”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