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广东省工商联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
内 容:
纺织工业是广东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行业地位下降,产量整体趋于下降,销售总额持续下降,产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挑战,自主创新瓶颈,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一、招工难影响行业整体生产供给能力。招工难是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影响着产业的整体复苏和行业生产供给能力的提升。年轻一代的就业者普遍缺乏对制衣业的兴趣,特别是流水线的工作相对而言缺乏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前制造业的主要从业者已步入中年,后续的人力资源更迭乏力。服装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附加值较低,如何用智能制造大幅度提升效益、提升生产效率是关键难点。
二、缺乏科技创新积极性。服装产业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型企业,求生存成了最重要的任务,这些企业很少进行大范围的工艺和技术创新。企业的经营者也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专业的技术背景,对工艺改革顾虑重重,缺乏对核心技术及关键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缺乏以创新性工艺带动产业发展的意识。从而导致服装产业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粗加工多,精细化加工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以廉取胜、以量取胜”造成了低档产品过度竞争。
三、东南亚服装业的竞争更激烈。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特别是越南、孟加拉等国的服装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凭借着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出口政策优势,已对我国服装出口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我国服装产业原先以劳动力和土地等作为国际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智能制造是推动我省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服装生产工艺进行智能化改造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我省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广东省服装产业要保持传统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加快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传统产业注入科技力量,带动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提高广东服装生产设备创新智能制造升级,建议如下:
一、加大对中小服装设备生产企业智能化制造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等向纺织服装设备企业适当倾斜。缝制设备作为推动服企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自动化、高产能化是产品必备条件。服装的工艺稳定性是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化缝制设备不仅能保证出品效率,更能维持出品的统一性,稳定性。未来服装企业必然是往智能生产方向发展,我国的缝制机械行业在近年来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某些数字化、机械设备方面达到了全球领先的优势。智能化服装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将成为服装行业的新动能来源,助力服装产业链进行优化和升级,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智能化服装设备技术比赛、培训等人才培养活动。人才短缺已经成为阻碍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因素,通过组织服装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技能比赛,比赛代练,提升技术水平。每年国内都有举办多种类型的服装行业相关的技能比赛,例如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术比赛等,有利于促进服装行业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进服装企业和缝制设备行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需求对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三、对广东缝制机械企业参加重点智能化设备专业展会加大专项补贴政策力度。专业的行业展会是纺织服装企业了解先进生产技术和采购新品设备的重要平台,将大力促进上下游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对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深度互动提供有力的协助。近年来,省有关部门对企业参加海外展会有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疫情原因导致众多企业无法参加海外展会,建议在原有的海外展会补贴政策之外,增加对省内重点项目专业品牌展会的扶持补贴。比如“大湾区国际智能纺织制衣工业设备展DTC暨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SCISMA”等为华南地区缝制设备行业第一品牌展会,也是中国第二大的缝制设备展览会。对重点品牌展会的扶持,也将有效引领服装生产设备行业发展,推动服装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让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型展会为行业赋能,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