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民盟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
内 容:
案由: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当前,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政策层面,“新基建”都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领先全国的目标任务。
广东“新基建”发展迅速,特别是5G基站布局和行业应用更是全国样板、全球领先,截至2021年9月,广东5G基站数14.4万个,5G用户数3429.5万户,居全国第一。但由于“新基建”的形态和边界不断演进拓展,广东“新基建”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亦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1.规划建设统筹协调力度不够,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目前,广东虽然已经出台了“新基建”整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但对应的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安排及动态评估调节机制等,仍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2.部分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亟须加快突破。广东现阶段在5G、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基础软件、高端芯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领域仍然受制于人。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加大技术设备出口管制、科技交流管控,广东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与全球产业链联系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临更为严峻的关键核心技术“断供”、重点产业链“断裂”风险。
3.“新基建”项目投入规模大,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各地“新基建”项目均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相对有限。目前专项债发行仍以传统基建项目为主,专项债投入的“新基建”项目也主要集中在创新基础设施领域,针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类项目的专项债有待完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还需要金融监管、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等多领域配套政策的创新完善。
4.通信网络配套设施有待补强,亟须向绿色低碳转型。尽管广东部分城市5G网络已实现全域覆盖,但城市内的深度覆盖还有所欠缺,如深圳众多的高层建筑及楼宇密集的城中村,还有大量的室内分布系统需要建设。同时,在5G基站和数据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面临能耗与碳排放的挑战,在“双碳”目标下亟须探索绿色转型的路径。
建议:
1.坚持统筹协调,完善“新基建”项目的顶层设计。一是统筹整合出台《广东“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专项规划。加强“新基建”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机衔接,根据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统筹“新基建”的空间和行业布局,提前预留好新型基础设施部署位置和空间,为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提供政策保障。同时,构建区域联动机制,避免资源错配,防止重复建设、产能闲置的风险。二是建立“新基建”发展的动态评估调节机制,坚持“短期+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短期来看,要以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高效配置关键要素资源;长期来看,要着眼未来,提前布局。尽快建立供需结合、广泛参与的动态评估调节机制,适时改进建设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应用效能,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快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构建“链条全覆盖、主体多元化、要素全方位、生态环境优、体制机制活”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善于运用市场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支持头部企业和战略科研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链主型、生态引领型企业和创新生态圈研究单元联合攻关;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头部企业产业链供需对接,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3.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厘清省市事权和两级财政投入边界,夯实辖区政府责任。设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多元投入体系,全面保障“新基建”项目落地实施的资金需求。鼓励国企带头并承担更多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的“新基建”领域集中。针对不同的行业属性,出台“新基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资本以股权或其他方式投入重大“新基建”项目。争取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试点,科学合理选择“新基建”项目发行专项债。
4.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发展。既要着眼于构架数字化、智慧化基础设施,也要强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导向,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考核体系。推广5G低碳基站应用,开展零碳基站研究,加大5G+能源应用推广。统筹全省数据中心布局,加大力度推动“规模小、低效率、高能耗”数据中心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围绕“双碳”目标,推动数据中心向低碳、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