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优势,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的提案

2022-01-18 10:35:27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民盟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经济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政府横琴办

  会办单位:省卫生健康委

  内  容:

  案由: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产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明确要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着眼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澳门特区政府《2022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也提出,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1.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是合作区建设需要,具有广阔前景。大力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是合作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广东的中医药产业实力雄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澳门与海外联系广泛,在促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方面,两者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双方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发展方面前景广阔。依托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发展中医药产业,可助力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2.粤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一是澳门具有良好的中医药研发基础,位于澳门的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三所高校均开设有中医药和药学等相关专业;而依托于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粤澳中医药产业合作以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主平台,有效促进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13家(其中澳门企业52家,占注册企业的24%);在硬件建设方面,产业园建有符合中国内地及欧盟认证标准的GMP中试及生产平台,具备生产多种剂型传统中药产品的能力,且与澳门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的落地转化。

  3.有利于解决两地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短板。一方面,目前横琴相比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区,中医药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对澳门产业多元化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中医药产学研链条尚未充分畅通,对中医药行业科学化标准化的话语权尚未形成有力影响。另一方面,中医药产业拥有浅加工模式、全产业链结构以及产学研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澳门的整体人口和土地面积来看,无法涵盖整个中医药产业链,也亟需依托邻近区域合作发展。

  建议:

  1.用好政策优势,加快开放创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快推进《方案》关于中医药产业的政策举措落地,进一步研究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模式,整合资源联合组建粤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合作区引入高端医疗项目,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国际高端医疗中心。三是落实税务政策保障,用好企业、个人“双十五”的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合作区内的税制环境逐步与澳门趋同,吸引国内外中医药产业各类要素加速在合作区聚集,推动知名药企落户。四是对“澳门造”的中医药以及相关科技企业,建立白名单重点扶持制度,研究制定发展支持政策细则,在发展空间、发展资金、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优惠待遇。

  2.做强产业平台,加快项目孵化,加速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进一步发挥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平台功能和优势,建设海外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加强中医药产业的合作和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创新高地和生产基地。二是支持开展大健康前沿科研及其成果转化,有序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推动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医疗养生、中医药文化展示、健康旅游等若干大健康先导项目投入市场运作。三是推进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医药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发挥传统老字号的品牌效应,加大澳门较有优势的传统外用中医药产品的海外推广力度,逐步树立产品形象。

  3.探索构筑科学化、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中医药产业国际影响力。一是积极发挥产学研各环节的作用,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运用科学创新技术与方法,讲清中药药效成分和药理机制,加快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推进中医药产业标准化、国际化。二是进一步发挥澳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的作用,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药品质量及安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与葡语系国家传统医药的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载体,推动中医药产品透过澳门走向葡语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加快运用“以医带药”模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三是用好横琴现有中药材现货交易平台,加快引进中医药领域的重量级战略投资者,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在做大中药材现货交易规模的同时,研究制定中药材科学化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成熟中药材品种的期货交易,建设国际中药材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