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我省乡村数字治理的提案

2022-01-18 10:55:56 来源:广东政协网

  提出人:民革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综合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省委网信办

  会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内  容: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广东“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既能为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提供科技支撑,也能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路径,让乡村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让广大农民在乡村善治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为此,广东率先探索开展省级数字乡村发展试点,确定珠海市斗门区等10个县(市、区)为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确定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等20个镇(街道)为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旨在以点带面,加快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广东省是数字经济强省,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约5.2万亿元,占GDP比重46.8%,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和城市和工业相比,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城乡鸿沟”。具体表现在:顶层设计缺失、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异明显、村民数字素养不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治理时效性不强、数字应用场景不广等,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为此,建议:

  一、完善普惠性数字化基础设施。补齐乡村数字化治理的短板,加强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乃至区块链技术,挖掘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应用价值,实现农业数据资源库、网络平台信息系统、农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乡村社区治理云平台,为基层管理者提供一体化的智慧治理平台,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下沉到乡村,实现城乡数字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数字红利”。

  二、提升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数字素养。加快乡村数字治理平台培训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涉农管理者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加强乡村基层干部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治理水平,推动基层干部积极适应数字社会的形势,培养乡村基层干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能力。积极开展农民的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农民适应数字社会、参与乡村数字治理的能力,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三、实施农村人口数字化管理。让农村家家户户门牌号上都有二维码,乡村网格员一扫码就能知道家庭人员情况、农田种植、畜牧渔业养殖、出售农产品、从事农业服务等信息。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政策,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引导督促农民开发使用丢荒农田、活化应用闲置宅基地,精准服务农村难点治理。

  四、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数字化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数字技术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模式有机结合,鼓励农民积极利用微信群、数字治理平台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治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充分释放乡村自治活力,提高法治水平,提升道德水平。通过公益创投与微项目发包等方式,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承担政府“放管服”中转移出来的职能,弥补数字化公共服务短板。推动企业的人才、资金向乡村地区有序流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为乡村数字治理提供技术服务,维护数字治理平台良好运行。积极发挥高校的科教资源优势,在技术支撑、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乡村数字治理的新动能。

  五、重视数据共享与数字信息安全。着力破解乡村治理数据“政出多门”、平台不兼容的问题,按照规范格式统一建立乡村社会治理数据标准,为各治理主体的数据共享奠定坚实基础。按照统一标准,打破涉农信息壁垒,建立乡村社会治理大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类乡村治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减少重复填表的现象,切实有效地为乡村基层干部减负增能,大幅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有效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六、为乡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在农村推广“互联网+党建”,通过健全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措施,促进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运用“移动议事厅”等网络平台,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发展的讨论,有力提高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推广运用“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加大基层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赢得广大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支持,让干部放心干事。搭建便民互动的数字化监督平台,不断增强网络监督处置的及时性、主动性和透明度,有效促进农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