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民革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文教
办理类型:
内 容: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广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35%。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大事之一,子女照护长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与日俱增,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近年来,省政府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工作,解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养老等问题,但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得到的关注尚显不足。党和国家提出了“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升国民素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7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7〕41号)。因此,加快构建老年文化教育体系,努力营造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开展老年教育与文化娱乐、助老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将有利于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为老服务宗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广东省老年文化教育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文化教育配套设施的覆盖面不广,数量较少,活动器材较为简陋。
(二)老年文化教育活动单调、规模小、人数少、地点不固定,活动质量不高。
(三)社会对老年文化教育的宣传不足,老年人学习的氛围不浓厚。
(四)老年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老年文化教育机构基本没有专职教师,从事工作的教师待遇较低,导致老年文化教育没有稳定良好的师资队伍,从而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五)各级政府部门指导和组织力度不够,缺乏经验,对老年大学在社区老年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老年大学的建设缺乏资金投入保障。
二、广东省老年文化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老年文化教育机构建设
在养老机构内部开设老年大学或老年文化活动室。有条件的机构可配置舞蹈室、声乐室、形体室、卡拉OK室、练歌房等,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老师和兼职工作人员。
在充分考虑社区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在社区配建老年大学(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及老年文体活动场所,或通过对现有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微改造,配建老年文化教育设施,投入教育资源,加挂老年大学(学校)等牌子。
建立和完善老年大学(学校)等机构的管理制度、课程体系、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广东省老年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老年教育特色基地
1、文化艺术类特色教育基地
结合岭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及区域内特色人文景点,选取省内不同区域建设带有地域特色的老年教育特色基地,展示老年人乐享生活、高雅生活、艺术生活的新气象。利用自然和人文环境优势,开展摄影艺术、写生油画、岭南风物导赏、健康科教、心灵颐养等特色教育课程,倡导重回“自然学习”。
2、医学保健类老年教育特色基地
依托广东省部分地域优质医疗资源集聚的优势,融合中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保健知识,结合岭南气候和人文特点,为老年群体传播正确的中医、中药、医学保健、家庭保健及护理等知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岭南传统医学保健文化学习基地。
3、综合应用类老年教育特色基地
除了建设常规的实体体验中心(书法、舞蹈、摄影等体验中心)外,倡导课程建设的全媒体化,推动网络教育,借助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居家学习活动,多维度地开展生活新知识的学习,让老人在家也能增广见闻。
(三)建设老年文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掘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各级政府注重宏观指导,提供政策支持;社区居委会积极协调;社区单位承担在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将图书馆、活动场地、文化馆、体育馆等向社区免费开放。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政府拨款购一点,企事业单位赠一点,发动个人捐一点,形成共建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