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民革广东省委员会
分 类:统战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深圳市政府
会办单位:省教育厅、省委台办
内 容:
当前,各地为了吸引台湾青年赴粤创业,普遍采用建设创业基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疫情,加上台湾青年对广东省情况不了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台青赴粤创业意愿及成功率都在下降。
以往大家普遍关注的是“产”,以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创业企业的做法属于创业以后的辅助,在催生创业意愿与提高创业能力这些创业前导环节上较难发挥很好的效果。另外,企业发展动力往往是在产品或者服务的提升研究环节,这个创业重要的后续环节也经常被忽视。往往容易产生园区招商不顺畅,或者企业后续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
前海已经成为金融、科技、教育机构和其他新兴产业企业聚集地,具有很好的创业教育资源基础、成功案例示范效应以及很多优质创业“学”与“研”的资源。同时,这两方面的资源,恰恰能在经济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对未有创业公司的港台青年提高创业能力提供很好的机会。
一、目前台青在前海创业具有一定优势
(一)创业条件较好。从政策层面,深圳市台办已连续出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管理办法”、“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办法”等促进台湾地区有关于大陆创业的政策,为台湾同胞在深圳设立企业扫清障碍设立了保障。同时鼓励各区及单位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台湾同胞经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场地内设立了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台青创业提供了场地以及后勤服务保障。前海还有创业相关的课程以及配套服务创业园资源。
(二)相关的产学研相关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充分利用附近的高校资源优势,比如距离前海较近的深圳大学粤海以及沧海校区,汇聚了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学院、商学院等智库资源和潜在用工资源。再加上位于西丽的南科大、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深职院等高校,基本涵盖了创新创业产学研一体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资源。对前海设立产学研基地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相关企业资源丰富。目前入驻前海的企业包括:金融融资类公司及主流银行、跨境电商服务公司、物流业相关的怡亚通、DHL、顺丰等大企业,还有电子行业的深圳中电、电子信息交付的中商交等公司,在创业企业的配套服务如:原材料,制造,以及产品物流运送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生态圈。
二、目前台青在前海创业存在的问题
前海创业资源虽然具备,但是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台湾青年普遍对创新创业信心不足。由于疫情以及目前环境,虽然创业硬件资源,政策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台湾青年普遍反映创业意愿不足。另外对深圳创业环境以及配套资源的不了解导致创业意愿不高。
(二)缺乏专门针对台青创业的教育及触发课程。目前创业课程类主要针对大陆学生,对台港澳学生涉及的较少。对于不同法域的法规以及优惠政策解读指向性不够明确,未能精准满足台青需求。
(三)信息化平台及宣导渠道不够广阔。台青对大陆政策了解不多,缺乏一个相对集中宣传推广对台政策的平台,加上台湾局势的变化,造成信息沟通不畅,目标人群无法触及。
(四)缺乏统一整合产学研资源的机构与职能部门。前海从资源到配套,基本具备了产学研基地的雏形。问题是产学研资源较为分散,缺乏整合维护,无法聚焦。同时对于学研两个方向仍然欠缺统一推动部门,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三、在前海设立台青创业产学研示范基地的意见与建议
(一)聚焦提高台湾青年赴深创业意愿的活动及教育资源。现有的创业园主要聚焦于创业配套,但是在促成就业意愿的教育盒政策宣导方面仍未能很好聚焦。针对台青创业意愿不强的情况,建议通过聚集高校、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资源,对前海创业环境、对台政策以及创业优势进行整合,形成辅助台青创业、促成意愿的课程以及活动。例如提供创业政策与优势类课程,组织实习、就业、实地考察、同行交流等活动,多种方式吸引台青创业,打消顾虑乃至达成创业意愿。
(二)由政府主导成立辅助台湾青年创业的机构并建立精准对接的信息发布平台。建议由深圳市里牵头或者授权相关机构,整合对台工作中鼓励台青创业相关政策和与台青创业相关的产学研资源,以分专长、分行业、分阶段的形式集结资料,力求精准对接。通过统一门户网站、自媒体以及其他官方平台发布信息,吸引台青创业,解决后顾之忧。
(三)借力平台资源,针对台青创业集中需求分步创建产学研基地。依托前海现有平台资源、政策资源、产业资源、智库资源,建设支撑台青创业的产学研一体的示范基地。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业前期教育与辅导、中期产品生产与服务、后期投融资与后续产品创新研发三个阶段)的特点,对场地、服务等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可针对目前台青创业意愿不强、创业前期教育与辅导需求较为迫切的情况,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先集中力量配置前期支持资源。后续再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条件因地制宜,逐步建设能够满足创业前期意愿促成、创业辅助、中期生产服务以及后期科研及智库支持的台青创业产学研示范基地。